第164章 搬家(1/2)
认可了幸存者们的规划,李元喆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了。
他毕竟不是什么工业生产方面的专家,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更为妥当。
幸存者们也没让他失望,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就把未来城重新理顺了一遍。
幸存者之中有工业生产规划方面的高手,他们将技术水平相近的生产步骤做了缩减,调整了部分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生产环节,将一些复杂的加工环节进行拆分,做到了即便是新手都能加入生产过程的程度,还把各个岗位上的本土工人进行轮换,尽可能的让工人熟悉整套的生产流程,此外他们还给各个工厂制订了专门的操作手册,让管理者能够掌握全局。
在梳理各个工厂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安排本土工人上岗操作,幸存者之中的专业蓝领在一旁手把手教学,不仅是告诉本土工人该如何操作机械,还告诉他们这些工序为什么该这样做。
本土工人在这样的指导之下能够很快掌握本岗位需要的技能,一些悟性不错的人在掌握了本岗位的技能之后会跟随幸存者到更高一级的工业区继续学习。
按照此种模式,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本土工人。
幸存者之中的高端人才并没有完全停下自己手中的高技术项目,而是在本土工人之中挑选助手继续跟着自己研究,力图把整个研发过程教给本土工人,这样一来即使他们离开了,他们的项目依然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原地踏步一段时间,等本土人才成长起来,这些项目自然会完成的。
幸存者居住区的学校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幸存者之中的许多做不了其他工作的人也愿意加入到教师队伍之中。
这些人虽然不是专业教师,但文化水平还是有的,至少教一些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的科目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未来城学校的老师数量一下子暴增到了三千多人。
有了如此多的老师,李元喆大手一挥,在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和蜀中一口气招收四万名学生,并且在未来城内建立起了一千多间教师供这些师生使用。
他不求这些人都能成才,只希望他们可以成为知识在这个世界传播的一粒粒火种,来进一步大唐的文化和技术进步。
有了这些教师,李元喆身上的担子减轻不少,正式回归他的本职工作。
当皇帝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太伤神了。
李渊现在还会上朝,只不过和李元喆掉了个个儿,李元喆负责拍板,李渊负责当泥胎木塑。
李渊是想退休的,可李元喆却不想老头子彻底不管事了,他还想着没事的时候到处跑跑搞搞基建呢,为了让老头子能继续发挥余热,他把那颗聊天群奖励的十年延寿丹都给了老头子。
李渊吃下丹药之后一扫往日的疲累怠倦,虽然不怎么在朝堂上说话了,但依然坚持帮儿子处理一些政务,让李元喆省去了不少精力。
唯一的问题是李渊的身体恢复之后正不断的给李元喆制造着弟弟妹妹,搞得他每次和臣子提起这件事就觉得脸红。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大明宫工程也完成了,眼看着又要到寒冷的时节,李渊迫不及待的想要搬家了。
太极宫冬天的时候阴冷刺骨,老头子坐在火炕上都觉得难受,感受过大明宫的供暖系统,立刻爱上了四季如春的感觉,大明宫一竣工就催着李元喆赶紧搬家。
当然搬家也不是说搬就搬的,李元喆从群员那里采购的家具还要摆进去散散味呢!
等了五天时间,等家具的甲醛味散的差不多了,李元喆才开始搬家。
说是搬家,其实他和李渊一大家子人只是带了些衣服被褥和常用的物件,大明宫是可以拎包入住的那种。
本来礼部还想搞一个宏大的仪式,但李渊给直接拒绝了。
开玩笑,老子等着住新房呢,你礼部一个礼仪搞下来雪都下来了!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小门直接进入了大明宫。
李渊坐在自己客厅纯手工打造的真皮沙发上,身旁半米的地方远的地方就是暖气片,这是他要求的。
“三胡,你这沙发是哪里来的,怎么不早拿出来?御书房的那把黄花梨大椅虽然贵气,可哪有这软绵绵的沙发来的舒服?”
李元喆怕老头子时间一长就要上火流鼻血了,提醒道:“阿耶,沙发虽好但也不能久坐,坐一段时间要活动一下筋骨的,还有啊,暖气片上的热气不能靠的太紧,容易燥热。”
“怕什么!为父身体好着呢!”
李渊不乐意道:“听说你的寝殿旁边还有一个琉璃暖房,怎么不给为父也建一个?”
说起这个李元喆把脸都拉下来了:“阿耶,您要的话儿子让人给您挪过来。”
那个玻璃暖房实在是一大败笔,当初自己是脑子抽了还是怎么着,只想着搞个暖房种种花草,哪里知道刘晓峰世界的钢化玻璃根本就传送不过来,用普通玻璃真是太糟心了,一不小心就会碰碎一两块,搞得到处漏风,而且当时建造的时候忘了给暖房装暖气,暖房其实一点都不暖!
老头子想要就给他呗!
……
全家人在老头子这里吃了个家宴,算是庆祝乔迁新居了,李元喆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自己的大别墅,顾不得带他们在家里逛逛就在自己的大床上挺尸了。
他有些累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