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2 踏尽公卿骨(3)(2/3)
。”“唐国拥有火器之利,再得到民心支持只会越来越强,反抗者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文易想了一下说道:“好,同时进行吧。马亦白,传令国内,把我们前几年培养的后备官吏全都派出来吧。”
“传令给冼芸,让她别看着了把岭南打下来。嗯,从国内调一个旅归她指挥。”
“警告她,我不想看到军队祸害百姓的事情发生,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
马亦白严肃的道:“是。”
文易又看向桓温,道:“桓将军,燕国的旧权贵官吏不会老老实实接受土改,需要大军对地方进行弹压。”
“火器军人数有限,很多小地方无暇顾及,弹压地方的任务就只能麻烦你的手下了。”
桓温心中一喜,越是有用他家就越安全,当即说道:“陛下言重了,我亦是唐臣,为国尽忠本就是应当为之事。”
“我这就传令给幼子,让他带兵配合朝廷进行土改。降军中很多都是豫州军,陛下不妨派无奕公一起去。”
幼子是桓冲的字。
文易点点头,就算桓温不说他也会这么做的。
虽然他很鄙视联姻什么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代这一套真的很管用。
有谢道韫在,谢奕没有任何抵触就转变成了唐臣,且会非常忠心。
让他带领一部分原桓温军弹压地方,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会造反,或者阳奉阴违之类的。
桓温主动提议让谢奕去,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分桓冲的权。
毕竟十几二十万大军,桓冲要真敢一个人负责,那就是自己给自己脖子上套绳索。
有谢奕分权牵制,大家都放心。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唐国这边确实缺人手,于是又出主意道:“慕容垂、慕容德都是有大才之人,就这样放着不用实在浪费。”
“陛下不如派他们带领燕国降军南下晋国,用以弹压地方,如此一来火器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攻打强敌了。”
文易赞道:“桓将军又帮了我一个大忙呀。”
然后就下令让慕容垂等人带兵南下。
用南方的晋国降军去北方的燕国弹压地方,然后用北方的燕国降军去南方的晋国弹压地方。
不用担心他们和当地的豪强富户勾结,完美解决了唐国兵力不足的问题。
等各项命令传达下去,对整个战略作出调整,文易才坐下无奈的叹了口气。
王安真是会找麻烦啊。
原本他的计划是先用绝对的实力逼迫各方势力投降,减少局部战斗带来的人员损失。
然后把士族豪强富户迁徙到荒凉的幽州去,把地方的权力空缺出来,然后抽调唐国的官吏填充进去。
等完成权力的交接之后,再进行土改。
这种方法就是温水煮青蛙,不会激起旧贵族的大规模反叛。而且并非所有的旧贵族都一无是处,很多都是不错的人才。
可以尝试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教育转化。
王安迫不及待的动手,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一旦会稽郡这边的事情传出去,还有哪家士族豪强敢投降?
尤其是那些有污点的家族,会拼死进行抵抗。虽然唐国不怕,但也会拖慢他们一统天下的速度。
还有秦国、凉国、代国,投降的概率就更小了。
所以他才会改变策略,既然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没用了,那就来硬的。
直接上土改。
一边打一边进行改造,胜利依然是属于唐国的。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温水煮青蛙的缺点是前期容易,后面麻烦。
士族豪强富户会通过各种方法掣肘朝廷,给新政添麻烦。还会传播老一套的知识,不利于大唐新知识体系的建立和传播。
而且和平年代朝廷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杀人灭族,到时候还真的有点麻烦。
激进的方法前期比较麻烦,毕竟直接站在了所有权贵的对立面,但根基扎的牢固后面行事会很方便。
没有这些老顽固捣乱,国家就任他施为。
而且现在是战争时期大家各为其主,我杀你天经地义,谁也没办法说三道四。
但这么做的缺点也很明显,会多死很多人,会让国家少很多的人才。
只能说两种方法都各有可取之处。
之前文易是出于对人才的爱惜,不想多制造杀戮才选择了温水煮青蛙。现在既然第一条路被堵死,那就走第二条吧。
对于王安的擅自行动,他除了生闷气也实在没什么好办法。
这个人做事真的是滴水不漏,报仇是文易自己同意的,他只是在执行命令,最多就是在执行的时候多杀了那么亿点点人。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是文易的忠实信徒,在践行文易的思想。
而且在文易的计划里,未来王安是要率领海军进行大航海,开拓航道征服世界的。
如果他没有自己的想法,不信仰文易的思想,文易还真不放心把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他。
这才是最无奈的地方。
对于这种人真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除了教化就真的没有办法,就算给予处罚也只能是惩戒性质的。
免职或者杀掉?以后谁还敢效忠你,谁还敢信仰你的思想?
……
会稽郡,因为唐军突然对士族豪强下杀手,而且一出手就灭掉了王庾两家在会稽郡所有的势力,让士族豪强们惶恐不安。
哪怕唐国张贴布告,说是为了报当年杀害密探之仇。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