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朕》

爱薇小说网(avrxs.com)

首页 >> () >> 462【南京见闻】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vrxs.com/223779/

462【南京见闻】(1/2)

柳生十兵卫的打刀被取来,站在那里思考如何比武。

赵瀚朝门外看了一眼,问道:“今日谁人值守?都进来!”

四个皇帝亲卫,踏步走进偏殿。

赵瀚对其中一人说:“周应魁,你来比试。记住,莫要害了他性命。”

“遵旨!”周应魁拱手道。

赵瀚的两千亲卫,除了全身板甲的铁甲军之外,其他也都是上过战场的。被选为皇帝亲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出身清白;第二,作战勇猛;第三,高大威武。

周应魁出身商贾家庭,从小喜欢舞刀弄棒。战场厮杀过三年,被选为亲卫之后,又跟随名师习练过剑术。

他见柳生十兵卫身上无甲,于是也将盔甲脱掉,拱手说:“幸会!”

柳生十兵卫回以鞠躬,说了句周应魁听不懂的话。

“锵!

周应魁拔剑出鞘,顺手将剑鞘扔给同僚。

柳生十兵卫也缓缓抽出打刀,弯腰将刀鞘放在地上。然后双手举刀向前,眼睛盯着对手的眼睛,双脚迈开缓缓的走动起来。

周应魁同样双手执剑,这是一把战场阔剑,剑身反而比打刀更短一些。

剑虽短,人却长。

柳生十兵卫的头顶,只及周应魁的胸口,这场战斗似乎很不公平。

蓦地,周应魁踏前半步,一剑劈向对方的右肩。

柳生十兵卫抬刀格挡,猛然左脚踏前拉近距离,回刀砍向周应魁的左肩。这是柳生新阴流的经典招数,可惜遇错了对手,周应魁的出招势大力沉,导致柳生十兵卫的后续招式变形。

而且,柳生十兵卫挥砍左肩时,周应魁不闪不避,双手旋腕刺向对方咽喉。

柳生十兵卫连忙错步格挡,借势拉开距离。

这种比试没法进行下去,柳生十兵卫属于技击高手,二人单挑时刀法很占便宜。周应魁练的是战阵剑法,而且平时穿戴铠甲,刚才被对手砍向左肩,他根本就懒得闪避,反而一剑直刺对手的喉咙。

若柳生十兵卫不格挡闪避,在双方都不穿甲的情况下,一个肩膀受伤,一个命丧当场。若双方都穿甲,周应魁能以小伤为代价,瞬间杀死柳生十兵卫。

林罗山完全看不懂,心中颇为焦急,害怕柳生十兵卫输掉,又害怕中国皇帝的侍卫受伤。

“好了,不用比了。”赵瀚突然出声叫停,他已经看出是什么情况。

再打下去,非死即伤。

柳生十兵卫连忙捡起刀鞘,朝着周应魁鞠躬,接着又给赵瀚跪下。他已经吓得背心冒汗,刚才刺向咽喉的一剑,似乎感受到死亡降临。

重新坐回去,林罗山低声问:“谁赢了?”

柳生十兵卫说:“平手。”

“平手?”林罗山没听明白。

柳生十兵卫说:“这是一位战场勇士。继续打下去,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一死一伤,一种是大家都死。而且他的剑太重,跟日本的剑不一样。我以前没遇到过,很可能应变不及而吃亏。”

周应魁却臊红着脸说:“陛下……”

“不必自责,回去值守吧。”赵瀚微笑道。

周应魁躬身后退,心里有些沮丧,只论武艺技巧,刚才他已经输了。用换命的打法,破坏对手所有的变招,纯粹就是在不讲道理。

当然,如果穿上全套盔甲,像柳生十兵卫这样的,他觉得自己可以一个打五个。

赵瀚赞许道:“阁下果然武艺精湛。”

柳生十兵卫连忙站起:“多谢陛下夸赏。”

赵瀚又对林罗山说:“德川将军的礼物,朕非常喜欢,你们离开南京的时候,也给他带一件礼物回去。”

“多谢陛下赏赐!”林罗山觉得这次建交已经稳了。

德川家光送来的礼物,是一把名刀、一把折扇,除了这种东西,日本也拿不出什么来。

至于赵瀚嘛,回赠几件瓷器即可。

赵瀚说道:“事大事小,圣人教诲,吾自知之,也望日本牢记。”

跟礼物一起收到的,还有幕府的外交公函。

无非是事大事小那套说辞,大国待小国以仁,小国待大国以诚。双方都遵循儒家的外交原则,还是很有共同语言的,至少……表面如此。

林罗山解释说:“陛下,屡次袭击大明商船的海盗,其实跟幕府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是战败被驱逐的浪人。若还有海盗袭击中国商船,请陛下遣使告之,幕府定然竭尽全力剿灭。”

赵瀚微笑道:“若遇海盗,朕的海军自会灭之。”

林罗山又说:“两国交好之后,请陛下允许日本派出遣唐使。”

“这些遣唐使,便留在金陵大学读书吧。”赵瀚一口答应。

肯定是要收费的!

林罗山说道:“多谢陛下。”

德川幕府的意思,是面向中国商人开放三个港口。一在长崎,二在石见,三在下关。前两个都是幕府直辖领,下关打算变成直辖领,无非跟藩主交换利益而已。

但是,中国商人只能跟幕府交易,私下跟大名交易就等于撕破脸。

林罗山带着使节团回宾馆,第二天跑去游玩南京城。他要在南京住一段时间,跟大明的册封使者同去日本,还能趁机在南京跟大儒交流学问。

卫生纸都有用处,钱谦益这时又有用了。

他负责陪同林罗山游玩,两人竟然一见如故,在理学、绘画、书法等诸多领域合拍。

傍晚再回宾馆,林罗山感叹:“不愧是中华上国,果然有饱学之士。”

又一日,

状态提示: 462【南京见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