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西太垦殖公司(2/3)
人口还都生活在新南威尔士州,以悉尼为中心的一片区域,这里的土地是澳大利亚最肥沃的,适合耕种。在其他的区域几乎没有人存在,有也只是土著居民,英国人也没有办法管理到。
澳洲的三分之二土地都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两条河流墨累河和达令河都在东南地区。
也就是现在英国人的主要聚居地新南威尔士地区。
但是来自后世的董书恒知道,西澳大利亚虽然主要都是沙漠。但是那里才是澳大利亚的精华。
因为这里简直就是全世界的矿藏仓库。相比于东南水草丰美适合耕种的地区,董书恒想要的是西澳大利亚地区。
实际上澳洲距离华夏要比英国近的多了。过了华夏的南洋,距离澳洲也就不远了。
董书恒也提前做过功课。从南大洋前往南美洲的船队之前已经派过探索船沿着吕宋的东部海域南下。
船队在吕宋的东南方发现了一个群岛地带。这就是后世南太的加罗林群岛。这个群岛几乎都是小型岛屿。
再往南没有多远就是新几内亚岛,这座岛目前只有荷兰人在西南部建立了小型的殖民据点。
其他地方根本还没有殖民者活动的痕迹。
新几内亚岛的东北部还有一大片群岛区域,这里是后世的俾斯麦群岛。同样这里也没人宣布殖民。
当然了华夏进入澳洲,走路吕宋的西部,然后穿过后世的马鲁古群岛更加的便捷。
但是那里遍布欧洲殖民者的势力,不利于华夏暗中的布局。
现在华夏最需要的是在澳洲附近经营一个稳固的据点,作为今后向澳洲发展的据点。
新几内亚岛就非常合适。欧洲殖民者认为这里并没有什么价值,弃之如敝履。
只有荷兰在1828年的时候宣布殖民西半部,但也仅仅是宣布而已,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能力开发。
东半部到现在还是无主之地。当然了当地的气候恶劣,土著凶残。
历史上要到三十年后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人才在当地建立殖民地。
那么,这个事情,董书恒为什么会找到扬州商会呢?
董书恒这次找到扬州商会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扬州商会组织民间的财团组建一个私营的股份公司。
然后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去开拓巴布亚岛东部。最后以那里为跳板,向澳大利亚的北部以及西部地区渗透。
董书恒就连今后如何开发澳洲都想好了。
到时候在澳洲干旱的西部地区,会以汉人为主在绿洲地区建立聚居点。
然后迁移一些游牧的牧民去半干旱地区的草原放牧。这里干旱的沙漠草原地带跟华夏的西域以及漠北草原的气候很像。
到时候将这些游牧的华夏人武装起来,他们就能一边游牧一边壮大,同时不断地向东部地区侵蚀、扩张。
在澳洲来一场游牧民族的大入侵会不会很精彩呢?
就英国在澳洲那几十万人。相信很容易就能够淹没掉。
英国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但是他们有能力跑那么远,在澳大利亚广阔的土地上,跟已经在澳洲扎根的华夏人来一场大战吗?
一个南非就将大英帝国的多年殖民的老底打掉了大半,战略纵深如此之大的澳洲又会怎么样呢?
当然现在的问题是华夏人如何在澳洲扎根。
巴布亚岛的东部以及北边的群岛都不在主要的航线上,西方国家没有什么兴趣。历史上这里会成为后来崛起的德国的殖民地。
但是现在董书恒看上了那里,只能提前对自己的普鲁士朋友道一声对不住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董书恒先期希望以一个华夏私人公司的名义去开发那里。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华夏政府要做的事情太多,无暇他顾,同时也没有这笔钱的预算。
政府没钱,但是扬州商会有啊!
这几年跟着董书恒干,这些人的资产都翻了十倍不止。
果然,比贩盐更加赚钱的就是海贸。
投资海外拓殖公司,这实际上是一个拥有中远期收益预期的投资。
当然了,短期内肯定是要大量投入的,而且是没有什么产出的。
董书恒初步想好了公司创建的几个步骤。
首先,公司必须要有一支移民船队,这支船队得有远航的能力,路线是从基隆港向南航行到吕宋东北部,沿着吕宋东部海域,向东南而行。
因为那里靠近赤道,海况复杂,吕宋岛东部又多有风暴。
因此最好能够建造坚固的铁壳轮船跑这条航线。
其次,必须招募大量的移民做先期的开发,因为那里的气候环境问题,早期移民必然会有大量的损失。
董书恒觉得可以在前期招募一些日本和朝鲜劳工去当地做前期的开发,等到种植园建立成熟之后再从华夏移民过去。
公司还必须有一支护卫力量,当地的土人可不是很友好。
安保工作可以雇佣长江安保。现在长江安保在国内的生意可不怎么好。
华夏建立之后,国内的安全形式大为好转。大家都受益,只有安保公司的生意受到影响。
现在长江安保的生意一直在向海外转移。除了布局美洲以外。
长江安保,还接了很多商船护卫的活。
现在的海上海盗猖獗,各种无人的小岛都是海盗栖身的天堂。
因为那里的气候恶劣,董书恒到时候会授意公司招募一支以日本人武士为主体的雇佣兵。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