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办事能力强(1/2)
京城内。
哪怕是已经接近年关了。可是秦王此刻依旧是满脸的汗珠,随后便连忙走向一旁的面盆,从里面绞了面巾,自顾自的擦拭了起来额上的汗珠。
而此时张伯公和文峰二人对坐在那里。就像是双方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事情一般。
当然,对于他们这种级别的人来说,不吵远比吵还要可怕。
毕竟,张伯公猛地被文峰背刺了一下。如若不是反应得快,在加上王天寿手段也够硬的话,估计早就被赶下台了。
“那许子远押解到京了。”秦王一边擦拭着脸,一边开口问道。
秦王依旧是没有察觉出来这其中的事情。毕竟,再他看来,自己的父皇派来教授自己道理的人,应该都是一伙的,怎么可能会互相暗地里猛踹对方。
“是。”张伯公点了点头。
秦王把面巾扔到了盆里颇为头疼的问道:“浙苏道重审的案卷也应该是今天送到宫里。”
张伯公又回答说道:“是。”
“二位师父。你们说父皇不准今天会召我们进宫。”秦王颇为迟疑的问了一句。
张伯公想了想说道:“在下想,应该是不会的。”
秦王闻言又望向了文峰。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说平日里文峰都有些沉默寡言,可是今天未免也过于沉默了一些吧?
文峰也不由的开口说道:“这个时候,陛下是不会将王爷卷进去的。”
秦王站了起来,又望向门外,目光中不知是失望,还是释负,心中一片空空落落:“这些天读书,好些地方想不明白,二位师父就好好的帮本王讲讲吧。”
就在这时,有人来传话。
说是宫内传出话来。宣张伯公、文峰二人进宫。
皇宫内。
浙苏道大胜的捷报,以及大理寺六扇门审批的浙苏道总捕头王天寿审案的过程口供都摆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坐在蒲团上闭目冥思了许久之后。皇帝才睁开了双眼,伸出手拆开了面前的捷报。
他的嘴角有外的亮。随后就拿起了那份八百里急递的供词,望向了封面。
主审官上面一方封印,写着‘江陵县令’王天寿七个字!
不过很快,皇帝就了然了。大魏朝文比武尊。王天寿除了是两州之地最为年轻的总捕头之外,他还有江陵县令的文职。
很快,皇帝脸上刚才的兴奋和笑容又被一层狐疑蒙上了,他略想了想,就强忍着逐渐升起来的愤怒接着看了下去。
过了许久。皇帝直接愤怒的把手中的口供摔在了地面。
“这、这!”
胸口气的起伏不定的浮动了起来。皇帝那带有愤怒的目光投向了屋外,‘一个小小的知县,竟有如此霹雳手段,可见是个至阳至刚之人。都说朕那个儿子孱弱敦厚,其实也还知人善任。’
又过了一会。皇帝才缓缓的走出了屋子。
门外,相国杨泰、尚书令张伯公、御史中丞文峰等人全部都坐在那里。
眼瞅着皇帝走出来之后,众人连忙站了起来。
皇帝随意的摆了摆手:“有句俗话叫做‘不痴不聋不做当家翁’。”
“有些事啊。就睁只眼闭只眼吧。他们闹腾他们的去,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相国大人。”
“臣在。”杨泰似乎想要俯身下拜。
皇帝随意的摆了摆手示意他用不着如此。随后就缓缓的说道:“朕这里有两份奏疏,都是奏报浙苏道的消息。”
“一份是胡汝钦、沈辉递呈的捷报,这份朕半月前就看了,你们也都看了。并且朕也已经看腻了。”
众人闻言沉默着没有说话。
“而另一份是朕那个儿子举荐的王天寿呈递的,昨夜送到宫里,朕已经看过了。”皇帝说到了这里。语气若有所思的开口说了一句:“想必诸位‘大人’也想看一看吧?”
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说话。
“这份奏疏,一一列举了郑国瑞、何长贤二人贪墨军饷,搜刮民财、勾结魔教等诸般罪名,审问详实,铁证如山。相国大人。”
杨泰闻言立刻趴下头去:“臣在。”
“这二人都是你那好儿子杨事举荐的,你就不要过问了。”皇帝缓缓的说道。
“臣知罪。”
“用人之道贵在知人。我大魏朝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都要靠你们举荐,有实心用事者,如胡汝钦这都是好的。但是……”
话音一转,皇帝的声音显得极为冰冷的道:“像郑国瑞、何长贤这等‘硕鼠’竟也荐任封疆,杨事的眼睛未必瞎了?”
杨泰听到了这话也不得不落实回话了:“杨事无知人之明,臣奏请革去他的廷尉之职。”
文峰的神情显得有些焦急,不过一句话都不敢说。他刚和杨泰联合在一起背刺张伯公。谁曾想到,对方这么快就倒了霉。
至于张伯公,依旧是面无表情的低着头站在那里。
而此时,皇帝缓缓的垂下了眼帘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杨泰。随后慢慢的走回了自己‘闭关’的屋子。
房门关闭。
在场几人顿时就放松了不少。
张伯公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就走。
走在烈日底下。虽然说北方的冬日的寒风犹如刀子一般的猛烈。
但是张伯公此刻依旧是十分兴奋的摸了摸自己发福的肚子。嘴里不禁开始嘟囔了起来。
“这个人呐。就是不能太过于做些缺德的事情啊……”
在他的身后。文峰跟着杨事二人的表情望着他那敦实的身影,显得极为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