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章 四十二副图(2/3)
怀疑。/p现在白板上留着的最后一幅图,是人工脊柱假体的图画,这个人工脊柱假体比起协和团队设计的人工假体,要高明很多,因为它考虑到脊柱的节段活动性,三节人工椎骨有两个连接,这两个连接是富有弹性和活动度的,可以模拟正常椎骨与椎骨间的椎间盘和小关节的缓冲及活动功能。/p
而且杨平设计的假体与上下椎骨的连接也先进很多,既然考虑到术后即时的稳定性,又考虑到以后假体与椎骨间形成生物固定。/p
杨平的课讲完后,习惯性地要将最后一幅图要擦掉。/p
有人失声喊道:等等!/p
喊声之后,全场十分安静,没有掌声,也没有议论声。/p
所有人沉浸在思考之中,有人翻开手机,倒回去看拍到的图片。/p
如果将这四十二幅图打印出来,每副图配上详细的文字解说,那么这就是一本关于脊柱肿瘤的手术专著,这本专著刚刚可以编排四十二章。/p
有人走上讲台,近距离观看白板上最后那幅图,琢磨杨平怎么能够画出这么好的图。/p
黑色线条,素描手法,怎么会有如此的表现力。/p
梁教授抬手,啪啪啪,鼓掌,这时大家才想起应该鼓掌,先是零星的掌声跟随,然后就是雷鸣般的掌声响起。/p
宋云想起金刀奖自己输在杨平手里,心服口服,这是货真价实的降维打击。/p
“杨平来协和的时间不多,每个月就两天时间,让大家用心学习,他的技术十分珍贵,刚刚这四十二幅图,说实话,将我们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主任叫来,也画不出这种水平的图,刚刚他讲的手术方法我听明白了,这是领先目前欧美和日本的全椎切除术,完全是独立于两种技术体系之外的第三种体系,避免了它们所有的缺点,吸收了它们所有的优点,明天那个切尼要是提出进手术室看杨平的手术,或者提出派人学习,告诉他---中国人优先,我们首先满足自己人的进修需求,再考虑外国人,哼!”梁教授冷哼一声。/p
梁教授对切尼的不满是有原因的,美国明尼苏达双城脊柱外科中心的切尼教授,创造出一种新的脊柱肿瘤切除方式,那是欧美全椎切除技术的改良,胡教授当时去双城脊柱中心参观,对这种技术非常推崇,表示想派人来进修学习。/p
但是切尼教授说,目前限于手术室无菌管理制度的要求,进修名额有限,必须优先满足美国其它医院医生的进修需求,后续才能考虑中国医生的进修,而且他希望中国医生立足于更基础的手术,暂时不要热衷于这种高端手术的追求。/p
后来协和希望通过张春泉牵线搭桥,参观麻省理工白头生物实验室的干细胞项目,被以保密需要为由拒绝。/p
两件事凑到一起,让梁教授心里十分不愉快。/p
说好的共享精神,到了关键时候,全是假的。/p
“明白!”胡主任知道梁教授心里的疙瘩。/p
梁教授这一辈的老教授,有很多自主创新的技术,协和的脊柱外科能够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也是梁教授老一辈的努力,让世界脊柱外科的发展,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p
比如脊柱外科的一些分型,以前全是欧美的,梁教授带领协和团队通过研究,提出了中国分型,在世界上与那些欧美分型并驾齐驱。/p
相对于梁教授,胡主任觉得自己很惭愧,没有什么创新,只是一味地跟随。/p
这些年也习惯了只做跟随者,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p
大家越来越浮躁,完全沉浸于“拿来主义”之中,国外的技术,引进来,国外的器械,照着仿制。/p
久而久之,完全没有创新的动力,以至于,一些教授为了成名,依靠争取首先使用国外的新技术或新器械的资格,这样可以在自己的学术成就上,可以加上一笔浓墨重彩:亚洲第一个使用某某国际公司的新器械的专家,中国第一个引进某某新技术的教授。/p
当然,紧跟国际技术发展,引进新技术也是贡献。/p
但是引进应该是手段,不应该是终极目的。/p
胡主任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能够有自己的创新。/p
“我们不能封闭,必须开放,必须与世界各国交流技术,交流的目的是进步,是吸收别人的长处,最终要形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学习要立足于独立自主四个字,不能失去自己的思考能力,最终要做到自力更新。”梁教授告诫身旁的胡主任。/p
“我记住了!”胡主任的脸又红又热。/p
讲完课之后,几十个医生围上去,对着杨平又提不完问题,杨平非常喜欢这种感觉,由于对医学的热爱,只要是谈论医学和手术,他就像打了鸡血一般。/p
“最后一幅图小杨设计的人工脊柱假体,可以用到这次手术吗?”/p
梁教授翻出自己手机的照片,给胡主任看。/p
胡主任也不知道能不能这么快用上:“让宋云将小杨就叫过来,我们问问。”/p
梁教授摆摆手:“他一时半会脱不了身,等下我自己去问问他。”/p
杨平被年轻医生围着,被大家轮番轰炸,足足问了一个多小时才走下讲台。/p
“小杨,景云松的手术,明天你来主刀,就演示你的无泄露切除,我让胡主任安排第一台,你设计的人工脊柱假体明天手术能够用上吗?”梁教授等了一个小时,等到杨平有空,才提这个问题。/p<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