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灵间构录(1/2)
紧跟着我就感觉机身动了起来,窗外景色呼呼的向后倒退着,果然,和那架大飞机只是一前一后的区别,基本上算是同时出发了。
被这么一打岔,我就没心情和恩梓木斗嘴了,脸贴在窗口上看着外头,看到了云层被穿透的过程,感觉惬意。
遥遥的,冥59号航班在斜侧方数千米的位置匀速飞着,比我们也就领先个几百米的样子,正好能被我俩观看到。
我收回目光端坐好,心里却在过着地府阴司结构体系。
以往没有当正牌游巡之前,我对地府结构不是那么的在意,但眼下可就不同了,和地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想不注重阴司结构也不成了。
闭上眼,我脑中浮现的是民间古老传说。
按照民间传说,地府最高掌权者不是十殿阎君,他们只属于地府第三梯队的。
地府最高掌权者有四位,按照权利大小排名的话,第一位就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简称‘后土娘娘’。
她是四御之中的一位天帝,也是大地之母。
这尊大神的法相曾经被刘美赫诵祷过,我当时也看到了后土皇地祇的威势。
她才是传说中的地府第一人。
紧随其后的就是东岳大帝。
民间俗称他为‘泰山神’,说他是泰山的化身,颇有点厘山青水晶同出身的意味儿呢。
古代帝王都以泰山封禅为荣耀,其实就是在禀告泰山神,自己多么的爱民如子和丰功伟绩。
第三位嘛,老百姓都非常的熟悉,就是大名鼎鼎的地藏王菩萨了。
他发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入驻地府之后,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利。
最后一位是北阴酆都大帝,是十殿阎罗的直属上司,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这四位才是地府第一梯队的掌权者。
前面三位基本不问世事了,实际掌权者是北阴酆都大帝。
在他之下是第二梯队。
传说中是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管辖桃止山和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管理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管理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管辖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管辖抱犊山。
他们的地位略高于十殿阎罗,但不干涉十殿阎罗处理公事,十殿阎罗只对酆都大帝汇报工作。
但说及地位,五方鬼帝高于十殿阎罗。
十殿阎罗之下就是判官和高阶鬼差阶层了。
最出名的四大判官分别是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查察司陆之道(陆判)和崔判官崔钰。
孟婆和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以及夜游神、日游神,地位和判官们相当。
在他们之下的就是各级阴兵、阴差了。
这才是地府完整的人员结构。
但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以上的结构完全来自于传说,而当我得知大地府金字塔式管理结构之后,我就明白了,这等完整的结构只存在于最高位面之中。
换句话讲,本位面的地府中一定不会那样的齐全。
有关于这些,过去的时日中我询问过被拘禁在游巡令牌中的白无常。
他告知了我一些秘闻。
本位面地府中高于十殿阎罗的大人物,只有四尊。
分别是北阴酆都大帝、地藏王菩萨、五方鬼帝中的东方鬼帝和北方鬼帝。
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只是继承了这么个名号,算是职位名称了,但并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那几位。
以东方鬼帝为例,他就不是传说中的蔡郁垒和神荼,而是一个被称之为‘孙天师’的瘦小老头。
其他那几位也是类似的情形,地藏王菩萨根本就不是传说中的菩萨本尊,虽然他也是个僧人,但他身边可没有神兽谛听。
至于判官和钟馗啥的?也都得看成职位名称(包括崔判官),而不是其本人的真实名姓。
脑中过着有关于地府的讯息,我心中只剩下一个词了,复杂!
阴司地府人员结构复杂的让人头疼,每一尊大佬都有单独管辖的区域,好像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其实他们之间管辖区域交汇的地带数不胜数。
以鬼门关为例,所有大佬都能随意打开,但按照明面说法,这是东方鬼帝孙天师才能管辖的地带吧?可谁真的将这规矩当回事儿了?
只能说,其中一定是分为若干派系的,相互倾轧、争权夺利的事儿不要太多!
胜出者有机会调往上阶位面地府中任职,本质上算是一步登天了。
同理,本位面地府中一定有从底层位面晋升上来的鬼差,谁敢说本位面的十殿阎君中就没有从底层位面升上来的登天之人呢?
总而言之,水深得很啊,复杂的恐怖!
只是想一想地府中多如牛毛的掌权者我就感觉头大了。
似乎,所有大佬和睦相处的不赖,但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是刀光剑影、硝烟弥漫。
我敢肯定这一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高手如云的地府阴司呢?
看我睁开眼睛,恩梓木好奇的低声询问:“馆主,你一脸严肃的,在琢磨什么呢?”
我淡笑一声说:“还能琢磨什么?琢磨地府中的众多大佬呗,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到达酆都城之后,先不去第三阎罗殿,而是去东方鬼帝孙天师那里做客;
我听白无常说过,在众多地府大佬中,担任东方鬼帝职位的孙天师非常好客,且平易近人的,很多高阶鬼差都去拜过码头;
我这么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