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集合竞价(一)(1/2)
自入伏以来,一直晴热无雨,愈加酷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早早就令人感受到了苦夏。
随着温度的升高,粮食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起来,没有雨,好些地方的水稻田都干涸了,秋天可能就要颗粒无收了。
父亲与赵玖是赶在小暑之前走的,这时候大概已经快到洛阳了,往年水路通畅,一般只要十天左右就能到了,但今年天气干旱,即使是之前雨季也没有下多少雨,有些地方可能水位太低,无法行船,只能转陆路,就要慢些了。
一大早,木桃便在如意布坊等宋城的消息,顺便看着对面酒楼的装修进度。
宋城,此刻正在盯着市令署,在那里正在进行每旬一次的物价校准。
唐代各种商业贸易活动逐渐兴盛,长安,洛阳,扬州,益州,都形成了很大的市场,为了规范管理市场,也设置了专门的市令。
市令负责日常市场管理,物价管理,维护交易秩序,解决贸易纠纷。
这个物价校准,便有些像后世股市的集合竞价,不过规则并不完全一样,只是最终确定一个交易的参考价格,而不是具体的交易价格。
物价校准,主要包括粮食,布帛,铜料,茶叶等这样市场上常见的大宗交易的物品。
虽然不是固定价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框定了这一时期内的交易价格。
每旬的第一天,市令署便召集市场上的几家大户,或者其他近期打算要来进行大规模交易的商户,进行集中商谈。
市令署就在兴隆坊靠着官河的一边,附近便是扬州的东码头,此处也是货物集散地,外运河过来的船,到这里要换成更小的船,或者直接上岸换成挑夫或者车运。
市令署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前面是官署,后面是市令的生活区,因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段,都不太大。
物价校准便在正中的大堂里进行,这大堂倒是这所院落里最大的一个建筑,但即使如此,今日也显得异常拥挤。
大堂左右各设了一排坐席,都坐了约摸**个人,正上方坐着的正是市令,两边各坐了一位账房,旁边还站了两名助手。
他们正在紧张地将各家递上来的报价汇总计算,正在进行的便是关于粮价的校准。
今日参加粮价校准的,除了粮食大户陈家,孙家,坐拥扬州城内外数家饭店的黄家,城北乡最大的一个庄子王家,城南乡最大的庄子杨家,运河乡最大的庄子钟家,西流乡最大的庄子吴家,还有荆州来的一位于姓客商,婺州的一位韩姓客商,苏州的一位刘姓客商。
林林总总,竟然共有二十多家,其中十五家买家,却只有七家卖家。
除了本地的卖家,于大郎和韩三郎几个,也是老熟人,但那从苏州来的刘二郎,越州来的高大郎,润州来的洪大郎,还有洛阳来的孟十二,楚州来的韩五郎都不太熟悉。
刘二郎和高大郎都是卖家,洪大郎,孟十二和韩五郎都是买家。
不过刘二郎和洪大郎从前也在扬州交易过,而这孟十二是别人介绍,今年第一次来的。
第一次来,便要买一笔三千石的单子,众人都觉得很吃惊。
市场上的价格,卖家越多,价格越抬不上去,买家越多,价格越压不下来,这就是最简单的供需关系。
虽然老百姓也都是需求者,而且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他们出不起钱,就算再有需求,也影响不了价格。
影响价格的就是这些大户,因为超过一定金额的交易,都必须在官府备案,并且在这时候一次性集中交易。
宋城此刻不在市令署,但他就在离市令署不远的一处酒楼上,他已经派人去打听这孟十二的来历。
所有人将价格写在纸上提交给市令,市令综合所有家的价格。
因为在集合报价之外,现在市场上又有了一个新粮价标杆,便是宋城赌坊里的粮食赌局,所以大家写起价格来,倒还是比较轻松。
第一轮报价已经结束,市令正在统计报价相同的家数,假如超过半数,且剩余所有买家报价都高于此价格,卖家报价都低于此价格,就能够交易成功,倘若不行,就继续报价,直至有人放弃或者所有报价都符合以上情形为止。
这时候,虽然不是粮食交易的旺季,但却是粮价上升的最高峰,过了秋收时节,交易量上来,交易价格却也下去了。
但即使如此,众人也觉得这是一次艰难的报价,葫芦肆的赌约价格已经达到了六十七贯每石了,但这个价格真的有些高,确实要按照这个价格去报价吗?
买家们心中都有些打鼓,洪大郎心中有些吃不准,他是跟着从前来过的同乡岳二郎一道来的,他用眼睛偷瞄了一眼岳二郎,只见岳二郎神情凝重。
今年润州眼看要收成不好,来年粮价不知会涨得怎样,但这时候扬州的粮价就已经涨到了这么高,又不知道该不该下手。
洪大郎家中是做铜矿的,上上下下也有数百口人吃饭,从前他都直接和岳二郎交易,但今年岳二郎劝他自己出来收些粮食,因为他也保不准后面价格会怎样。
韩三郎常从婺州来扬州采买粮食,他知道扬州的粮行老大虽然是陈家,但陈家却似乎又看着孙家的脸色,所以总体是看那孙二郎的。
孙二郎长得和他那个负责铜矿开采,上次在刘家庄木桃见过的三弟,并不一样,看起来十分老谋深算,他主要负责孙家对外的贸易往来,孙家虽然粮食买卖做得没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