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召见祖逖 奉命北伐(1/2)
皇后虞孟母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如今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
司马景文与皇后伉俪情深,亲自带着后宫去为皇后祈福,同时也为中原百姓祈福,皇帝的仁爱之心,不但合情合理,甚至也可算是一桩美谈。
任人都不能出来反对什么。
于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司马景文带着后宫妃嫔,在皇骑军的护卫下,向着鸡鸣寺出发。
由于是皇帝为皇后祈福,为了不惊动百姓,司马景文命令不必带太多的护卫、仪仗。
从皇城出建邺,到鸡鸣寺,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鸡鸣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香火一直旺盛不衰,自古有“南朝第一寺“,
既然祈福,司马景文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虽然他此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见祖逖,可是他的心还是很虔诚的。
毕竟那个在病榻上的,是他的结发妻子,他对他虽然没有过多的情爱,但是也相濡以沫二十年,她陪着他一起走过风风雨雨。
她一直知道他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可是她却从来没有怨言,甚至将杨韵纳进宫中,她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他对她是很敬重的。
做为皇帝,他也为中原百姓祈福,期待有一天能北伐成功,天下太平,他壮志未酬,可又有太多的无奈。
一切都结束,寺院里安排皇帝和嫔妃们休息。
杨韵扶着司马景文来到了后堂休息。
无际、青鹘和杨结等人在外面警戒。
而在这香堂之内,早有一人在那等侯,便是祖逖。
“祖逖参见陛下。”
又向一旁的杨韵行了拜礼:“参见郑夫人。”
“祖大人不必多礼。”
虽然祖逖现在是乞活军的首领,非朝廷所封,但是他们祖氏几代都是两千石以上的高官,他自己在西晋惠帝时曾经任司州主薄,因此司马景文继续称他为祖大人。
司马景文仔细瞧着眼前的祖逖,果真如杨结所说,身材伟岸,目光炯炯,而又一副忠厚敦朴之相,果真有大将之风度。
司马景文请祖逖坐下,与他详谈,也听听祖逖对当今天下局势的看法。
这是祖逖期待了很久的场面,他闻鸡起舞,便是等着有朝一日可报效朝廷,如今陛下竟然亲自来见自己,他怎么能不死心塌地,尽行其言。
只听祖逖进言道:
“陛下,臣以为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如今中原百姓备受蹂躏煎熬,都有奋起反击之志,期待着朝廷派兵北伐。
臣枕戈待旦,志枭逆虏,陛下如能命臣出师,让祖逖等人为统领,江北豪杰、中原的乞活军,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或许可以申雪国耻。”
司马景文听闻,也是备受鼓舞,可他的目的不止是北伐,还有巩固他现在的政权,如果连他自己都不稳,怎么能北上中原,重新回到洛阳呢。
但是做为皇帝,他不能这么说。
所以他的面上微微有些为难之色。
“陛下,可有不妥?”
祖逖不知自己说的是否符合皇帝的心意,所以他只能试探着问。
此时杨韵说道:“祖大人,虽然陛下在建邺承袭大统,可是如今这朝堂之上并非一片太平,陛下也有为难之处。”
在外臣面前,杨韵不好说王敦的事。
但是祖逖早已经清楚现在朝廷的状况,青鹘、杨结在跟他见面时,就跟他讲了,而庞清在安排此次见面时,也说明了皇帝不方便在朝堂上宣他的原因。
祖逖自然是明白的,对皇帝的处境他也是理解。
晋室自八王之乱以来,便皇室势微,如今能有像司马景文这样的人做皇帝,保得江南一方太平,已属不易。
祖逖也是一个性格爽直之人,他直接说道:“陛下的顾虑,臣清楚,如今军政大权皆在琅琊王氏所掌控,陛下没有多余的军队给臣北上。”
司马景文点了点头。
“朕除了这皇宫禁军,确实没有多余的军队在手上,朕也只能以禁军名义,给你拨予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而你只能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你可愿意?”
祖逖听闻,这虽然没有给自己军队,却是在给自己军权呀,只有光明正大的有兵权,军队他自然有办法建立。
于是祖逖道:
“陛下不必忧心,臣早已为陛下绸缪了,臣手上虽然只有区区两千乞活军,但这中原的乞活军中,有不少也如臣一般,期望能得到朝廷重用,结束这种流亡的生活,像河东裴氏便是其中极大的一支,又极为影响力,臣可去游说。”
“河东裴氏?”司马景文脸上露出喜色。
此时杨韵听到这四个字,心中更是暗暗震惊。
晋武帝时,河东裴氏与琅琊王氏同盛于一时,人称“八裴八王“,是仅有的可以与琅琊王氏平起平坐的。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繁盛千年,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杨韵之所有震惊,是因为当年杨氏被灭,裴氏也被牵连,因为当时极负盛名的裴瓒是她的叔祖父杨骏的女婿,也就是她的表姑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