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大科学家》

爱薇小说网(avrxs.com)

首页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 二十四 天半吹箫引凤凰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vrxs.com/21024/

二十四 天半吹箫引凤凰(2/4)

够把铜变成金子?呵呵,很多人都在想这个问题呢。”

“把铜变成金子?这个难度很大。即便可以,实验所花费的费用,也远远高于所获得的黄金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得不偿失’。”孙元起笑着解释道,“核反应的具体原理和实际应用,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发现新元素这一点上,应该能够证明这一点。”

纽曼教授权衡了一下:“那,如何合作呢?”

孙元起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推销员:“因为最近一年,我可能要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卢瑟福教授一起,验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模式。也就是说,会一直呆在美洲。如果组建联合实验室的话,我会抽出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呆在耶鲁,把实验室大致搭建起来,并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等一年以后,我可能会回国,会在中国搭建相应的实验室,但每年会来美国三个月左右,希望能够共同确定该年度的研究计划。这样,中国的实验室侧重于理论研究,而美国的实验室侧重于实验研究。两者携手,争取在未来的十年内,发现2到3种新元素,在元素研究和元素合成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个大大的画饼,摆在了几位耶鲁掌权人的面前。现在,就看他们如何抉择了。

沉吟了片刻,纽曼教授朝麦卡尔校长点点头。麦卡尔校长方才说道:“那好,扬克,我们可以尝试建立联合实验室。不过,我们需要你能够在未来一个月内,提供详括实验室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计划、人员配置、资金安排等等。在未来一年内,只需要在耶鲁建立实验室,并且实验室处于试运行状态。如果一年后,合作顺利的话,耶鲁的实验室转为正式运行,并再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始建设在中国的实验室。你看如何?”

“没问题!”孙元起觉得自己的计划成功了百分之八十。

会长先生挥舞着手中的哈瓦那雪茄,很豪迈地说:“校友会将对实验室给予充裕的资金支持,希望实验室为耶鲁大学的校徽镶上一道金边。”

麦卡尔校长似乎记起了什么事情,从抽屉里面拿出一封文件:“对了,扬克。自新闻见报以后,记者们知道你在耶鲁讲学,他们纷纷致电本校,希望能够对你进行采访。为此,学校想在明天上午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以满足记者的需求。会上,学校会公布建立元素实验室的新闻,同时,还会授予你哲学博士学位,颁发耶鲁大学教授聘书。您的意见呢?”

“感谢学校的安排,我没有任何意见!”孙元起心想:如果不和你们合作,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一出啦?既然你们都已经说出来了,我还能有什么意见?

等孙元起走出校长办公室,已经是傍晚时分,校园林荫道上铺满了斑驳的树荫,不远处是大片翠绿se的草坪,上面有不少学生在嬉戏、或讨论问题,阳光斜照在黄褐se方石建成的古se古香的建筑物上,使整个校园显得分外秀美、浪漫。

这是二十一世纪里最普遍的大学场景,此刻出现在眼前,让孙元起在一瞬间有种错觉:哦,我还呆在大学里面,我还是里面的一份子。

霍夫先生看见孙元起站立在夕阳中,眼睛微微眯起,以为在思考什么,便静悄悄地陪在身后。半晌,远处的晚钟声惊醒了孙元起的沉思。孙元起暗暗攥紧拳头:

我要在中国也建立一所不逊于这所大学的学校!

随后的几天里,除了参加那场热闹的新闻发布会,成为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自然科学前沿讲座教授外,连研讨会已经中止了。孙元起躲在耶鲁大学新分配的公寓里,正在辛苦地撰写关于元素实验室的计划书。此外,他还要指导一些前期的实验准备工作。这是因为孙元起突然想起了一件趣事,觉得自已或许有改变历史的可能。那与元素实验室、原子物理学都密切相关的一种元素:氡。

在19世纪末——也就是前几年——科学家们发现了钍不断放出一种气态的放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原子量。由于来自于钍,就称它为钍ion,符号为t。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道恩同样发现了镭ion,符号为aem。另外在1903年,还发现一种锕ion,符号为aceon。1918年德国化学家施密特按惰xing气体氩、氖等命名方式,称aen,正式承认它是一种元素。后来,人们发现钍she气是氡220,锕on是氡222。

一般教科书上,也认为氡是由道恩(f.e.don)1900年在德国发现的。其实,知道1918年以后,氡才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这之间有18年的时间差,就给了孙元起不少的活动空间——而且,现在道恩还不知道发现没发现这个镭she气呢。

孙元起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研究”钍she气、镭she气、锕she气,把它确定为一种元素周期表里面的新元素,作为元素实验室开张的贺礼。所以,在孙元起刚开始写计划书的时候,就鼓动耶鲁大学准备这些放元素以及实验器材。

作为以前导师手下的打工仔,对于计划书之类的东西接触非常多。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以前那会儿,是僧多粥少,教授、博士大打出手,为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挤破头。这角逐的战场之一,就是项目申请书。申请书哪一个不写得花团锦簇,吹得天花乱坠?恐怕牛顿、爱因斯坦见了,都要掩面而逃。虽然时隔数年,拿起笔杆,那种熟悉的感觉马上奔赴纸面,真

状态提示: 二十四 天半吹箫引凤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