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记忆中的青峰村十一(1/2)
渐渐地村民围过来看热闹的越来越多了,大家指着肥猪肉议论纷纷。
“哎呀妈呀,这个拿来蒸烧白肘子安逸。”
“这个五花肉熬回锅肉巴适,再去扯把蒜苗混到里头,喷喷香…”
有小孩子看着眼前的猪肉,听着大人的议论,已经口水嘀嗒嘀嗒的了。
李福贵一边剔肉一边说道:“一个个爬远些……逮猪儿的时候不来帮忙,一个个只晓得抄起手手看闹热,张起嘴巴吃。”
“哎呀,有你李屠夫儿在,还需得着我们出马吗?”
“就是。那不是抢你的功劳吗?”
“人家支书都没说啥子,你嘴巴多,惯得宽,各人剔你的肉。”
“不是李屠户的肉,是肥猪肉,哈哈哈……”
“我们就是看热闹等着吃,连这两样都不晓得了,那连傻子都不如。”
“哈哈哈……”
李福贵:“我看你一个个的精得像猴儿一样的。”
李福民喊道:“莫围到看了,各人把屋头的东西给我搬过来。明天过年,大家早点过来帮忙,敞开肚皮吃。”
“哦,好喂。”
“要得。”
“我还以为今天可以喝点刨汤呢。”
“王瘸子,你娃想得美,人家今天有贵客,当然是贵客吃刨汤了,你娃上不到桌。”
“李二娃,我明天早点来,支书说了不分大小吃个够。”
“今年支书家过年早,我们早早就可以打牙祭了。我都有半年没沾荤了…都不晓得肉是啥子滋味了……”
“明天就晓得了,肯定是香的……”
“嘿嘿,都是沾贵客的光……”
“接下来是不是该王会计家杀肥猪了?”
“王会计的婆娘懒得很,猪草都没割几次,他家的猪儿没得李支书家的肥…”
“我听说他婆娘打算明年不喂猪了…”
“不喂猪了,那我们不是没得肉吃了?”
“人家管你有没有肉吃?人家只要他有肉吃就行。”
“听说他婆娘要去乡上摆摊摊做生意呢,以后天天割肉吃,你娃看都看不到。”
听着众人的议论纷纷,见没有热闹可以看了,村民们渐渐散去。
中午吃刨汤,除了自己家这几个人加上杀猪匠李福贵,另外就是王会计和村里几个领头的干部,还有就是沟底下的朱家两弟兄。
这两弟兄是朱庆裕的侄儿
当年朱庆裕去部队参军,然后进了xz,家里头还有一个兄弟照顾娘老子。后来兄弟娶亲生了两个儿子,本来朱庆裕是打算帮着两个侄子的,让他们读书或者参军,好有个前程。
可两个侄子既不是读书的料又适应不了那里的气候,只得老老实实在家务农。
连阿公都感到可惜,说就跟他当初一样没福分呀,这是命呀。
不过朱庆裕还是挺照顾朱家两个侄儿的,帮着盖了砖瓦房取了媳妇,还托李阿公多关照,所以两家来往得还是很勤的,生彰满月,结婚嫁娶都是随了礼的。
朱家因着有朱庆裕的照顾,经常给他们家写信寄钱来,算得上是青峰村的富裕人家。
再加上朱庆裕的儿子带着老婆女儿在这里住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很是给朱家长脸。
村里人都要讨好着朱家。因为人家有个在省城当大官的伯父呀。
朱家两兄弟比李福民小几岁,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上午的时候就过来了,拎了一个竹筐,里面是一鸡蛋还有一包糖。
“李家大叔,福民哥,嫂子我们来了。”
李妈妈连忙迎上去:“哎呀,来就来嘛,还带东西干啥子?”
朱家老二嘿嘿笑:“听说家里来了贵客,不好意思空手来…”
李福民:“啥子贵客嘛,就是英子的同学,来耍几天,看一看,体验一下我们农村的生活……”
“那也是贵客。”
李妈妈接过篮子,把朱家两兄弟往屋里让。
紧接着王会计也拎着两瓶酒来了。
对阿公喊道:“李姑爷,今天又来你家吃刨汤了哟。”
“来来来,欢迎欢迎。”
阿公当初娶的是王家的女儿做老婆,是王会计的堂姑姑,所以他这么喊。
“哟,朱家两位老表也来了。”
“嗯,王老表,你也来了。”
朱庆裕的老娘,也就是朱家两兄弟的奶奶也是王家女,当初朱家的爷爷逃难来到青峰村,娶了王家的女儿做媳妇,然后就在青峰村安家落户,朱家是青峰村唯一一家外姓人。
村里李王两家是大姓。
两家又互相联姻,所以大家都沾亲带故。
王会计跟李福明是老表,跟朱家两兄弟也是老表,而李富明跟朱家两兄弟按辈分也可以算是老表。
嘿嘿,到后来表来表去几千里了。
朱家老大:“嫂子,需要我们帮忙不?”
李妈妈:“不用,不用,一顿刨汤我还是做得出来,明天喊你们媳妇儿早点过来帮忙就行了。你们去屋里喝茶剥花生吹牛。建国,建国,来,来来,去陪着表叔们摆龙门阵…”
表叔?
嘿嘿,响起一句样板戏的台词: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刘建国:“好嘞。”
堂屋里桌子上泡好了茶,摆上了香烟花生瓜子和麻杆糖,阿公抽着水烟袋坐在上首,其他人围着他如众星捧月一样,他是长辈。
阿公:“抽烟自己拿,喝茶自己倒,来我屋头就没那么多讲究,都是自家人。”
王会计:“走姑爷屋头我从来不客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