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解暗语长史招祸端寻亲人豆慧入平城(1/3)
道武帝从林溪园回到宫中,在天文殿中踱着步,右手的拇指在中指与食指间来回不停地搓着,关色悄悄地端上牛乳,拓跋珪停住脚步,透过轩窗,凝视着大殿檐角上着挂的风铃。
春风和煦艳阳暖,金铃无声悬飞檐。
恐怕这朝堂中,从古至今,从来都不会像这春风和煦、金铃静垂吧,江湖传言?
自己在这朝堂之中,怎能听得到江湖传言呢,这江湖有时候看似咫尺天涯,有时候却又是天涯咫尺,不论怎么样,这些言论绝对不能小视。
想到此处,拓跋珪突然“呼”地转过身,关色正垂立在身前,竟然被这转身下了一跳,面带惊愕…
“陛下,您这是…”
“关色!你传我口谕,让贺兰义迅速来见!”拓跋珪急速吩咐道。
关色赶忙叫内侍去白鹭司传口谕,那内侍刚出了止车门,迎面正撞见白鹭司首座贺兰义入宫觐见,二人来到天文殿外,内侍进殿禀报,顷刻,宣贺兰义觐见,他将噬血槊交给殿外郎卫,迈虎步进入大殿。
贺兰义撩衣跪倒,“微臣参见陛下。”。
“哦?!贺兰首座来的如此迅速呀!”拓跋珪略显惊诧,“朕刚下旨传你,你就到啦?!”
“启禀陛下,内侍传旨之时,臣已经到止车门。”贺兰义小心翼翼回答着。
“哦,原来如此,起来说话吧。”拓跋珪一摆手,“贺兰首座今日见朕有何要事?”他抢先问贺兰义。
贺兰义站起身来,看着站在一旁的关色与内侍,道武帝明白贺兰义的意思,一摆手,关色与内侍皆退到天文殿外。
贺兰义压低声音,“启禀陛下,臣奉密旨日夜监视卫王还有几个大臣,发现有些端倪特来进宫禀报。”
“哦,有何蹊跷之事,说与朕听听。”道武帝举重若轻,天文殿内的气氛慢慢地缓和下来…
“禀陛下,卫王近日与穆崇交往甚密,那穆崇还在清徽坊私下见了将作卿吴差…”
“嗯,这些都在朕预料之中,卫王与穆崇肯定是为立皇后之事密谋。”
“还有,就是贺狄干也去过卫王府,好像还带了贵重的礼物呢…”
“呵呵,那礼物还真是贵重,当年吕温侯辕门射戟所用‘画眉弓’吧?!”
“这…”贺兰义表面有些迟疑,其实内心已是极度惊恐,“陛下真乃上天神灵驾临,真是什么事儿都了如指掌啊!”
“呵呵,你不用在这里阿谀奉承朕。”道武帝并没有被贺兰义的奉承话所迷惑飘然,“朕如果不是明察秋毫,在这波诡云谲、弱肉强食的年代,早就死于非命了,还能坐在这天文殿的龙椅上么?”
“陛下英明神武,乃当世之豪杰,乾坤圣主,自有上天庇佑!”
“呵呵呵,贺兰首座这奉承的功夫儿大有长进啊!”
“陛下圣明,还有那崔宏、张昆、长孙嵩几个重臣也在密谋着什么。”
“嗯,这几个人还算是公忠体国之臣,估计也不会做出损国害民之事。”拓跋珪又开始来回踱着脚步,“你继续监视吧。”
贺兰义仍然躬身站立,神经绷的紧紧的,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贺兰首座,朕听闻这江湖上有些传言,不知你听说没有?”道武帝突然问道。
“江湖传言?这个…”贺兰义飞速的思索着,不知道拓跋珪所说的是什么传言。
“你难道没有听闻过么?”拓跋珪停下脚步,头也不回的问道。
“微臣…微臣…”贺兰义着似乎点迷惑了,“微臣愚钝,还请陛下名言…”
“你真是熟读兵法啊,给朕来个假痴不癫!”拓跋珪突然抬高了声音,贺兰义顿时吓得“噗通”双膝跪地,头碰金砖,“蹦蹦”做响…
“好啦,别装模作样啦!起来吧!”道武帝脸色又忽然好转,“这江湖传言是关于卫王与大魏君主的。”
“奥,关于大魏君主?”贺兰义站起身来,用袍袖轻轻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珠儿,“微臣倒是听说江湖有这样传言…”
“什么传言?”道武帝一双虎目盯着贺兰义。
贺兰义有些犹豫,“这个…,微臣不敢说…”
其实,贺兰义也不知道这些传言是什么意思,但是也不敢随便讲,担心哪句话说的不妥,惹恼了皇上,糊里糊涂地就掉了脑袋。
“嗯?!赶紧如实讲来!”道武帝剑眉上挑。
“说什么…,‘大魏朝,三个王,二王丢了头,义者必为主’。”贺兰义吞吞吐吐地说道。
“大魏朝,三个王,二王丢了头,义者必为主…”道武帝又来回踱着脚步,思索着…
“这是什么意思?”他转身问贺兰义。
贺兰义用眼角儿余光看着拓跋珪,谨慎地答道,“陛下,这…微臣乃是一介武夫,这等拗口费解的文字暗语,微臣就是想破脑袋也解不出来呀!”
“哈哈哈,你这说的倒是实话,这些暗语玄文,恐怕只有那些汉人学士才能解出来,他们最擅长摆弄这些文字游戏啦!”拓跋珪大笑着…
“你下去吧,严密监视,有何动静及时禀报。”
贺兰义转身出了天文殿,心中增加了更多的恐惧感,想不到陛下身在朝堂,对于各王公大臣,江湖言论竟然如此详知,看来自己以后要更加谨小慎微啊,否则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更交四鼓,新月西垂,繁星隐,雄鸡鸣…
将作大匠吴差,这几天一直闷在家中,闭门不出,卫王与穆崇胁迫自己使手段,让慕容夫人成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