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祭祀故大将军窦武、故太傅陈蕃(1/2)
六月初五,宜祭祀。
北邙山,旌旗飘扬,庄严肃穆。
何大将军身穿黑色蟒袍,带着文武百官到北邙山前,祭祀已故大将军窦武、故太傅陈蕃。
窦武的孙子窦辅、陈蕃的儿子陈逸身披白色孝衣,带着上百号族人,跪在黑色墓碑前,放声大哭。
何进点燃三柱拇指粗的檀香,三拜三叩,恭敬地将檀香插进龙纹鼎中,便退到一旁。
窦辅、陈逸磕头回礼,亲属再次痛哭。
太傅袁隗、司空刘弘、尚书卢植、司徒杨彪、光禄勋张温、侍中蔡邕、后将军皇甫嵩、河内太守朱儁一字排开,也都燃上三根紫色檀香,三拜六叩过后,把香插入鼎中,退到一旁。
王允、荀爽、崔烈、周异、曹操、袁绍、袁术、袁基、董卓、丁原、许相、丁宫、曹嵩、樊陵、马日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王匡、鲍信、桥瑁、黄琬、赵谦、韩融、阴脩、胡母班、吴脩、王瑰等文武百官上前拈香,三扣六拜,立于两侧。
有官员曾经受过窦武和陈蕃的恩惠,听到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也不由暗自垂泪。
陈琳从人群中走来,拿出写着《思贤赋》的绢帛。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昂首挺胸念给窦武、陈蕃两位先哲。
“......先君窦武,志宁社稷,忠亮謇谔,建立圣主,四海有功,先君陈蕃,方直不回,辅弼先帝,出内累年,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谔之操,华首弥固......车轩辚于雷室,骑浮厉乎云宫,受金石而弗伐,盖礼乐而思终.....归去来兮,呜呼哀哉!”
声音郎朗,响彻云霄。
窦武、陈蕃的亲人听完,泪流满面。
陈蕃的儿子陈逸,更是哭昏过去。
等陈琳念完《追思赋》,蔡邕向大将军拱拱手,也走出人群。
他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显得严谨干练。
金蝠云纹朝服被整理的笔直有形,举手头足间,尽显文人风彩。
蔡邕从袖子中取出《武忠文义疏》,站在墓碑前向众人宣读。
这是由何进亲自誊写上表,小皇帝刘辩亲自作序,何太后亲自做跋的文章。
他宣读的声音有些混浊,每个字却抑扬顿挫,让周围的文武百官都能听清。
“盖闻圣人之大宝曰位,故伊挚有负鼎之衒,仲尼设执鞭之言,宁子有清商之歌,百里有豢牛之事……”
“太傅陈蕃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沈精重渊,抗志高冥。”
“大将军窦武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埽六合之秽慝,清宇宙之埃尘,连光芒于白日,属炎气于景云。”
“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是时,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天旱不雨,以悲其痛。”
“方今圣上宽明,辅弼贤知,崇英逸伟,不坠于地,德弘者建宰相而裂土,才羡者荷荣禄而蒙赐。”
“且我闻之,日南至则黄钟应,融风动而鱼上冰,蕤宾统则微阴萌,蒹葭苍而白露凝。”
“公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斯人已去,吾当以归。”
蔡邕神采飞扬,念奏疏的声音愈发高亢。
百官闻言应和,响彻天地,惊起林间鸟雀盘旋。
“公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后来,何太后极为称赞这句话,就命少府将蔡邕的《武忠文义疏》、陈琳的《思贤赋》印制成册,宣发全国,以表彰窦武和陈蕃二人的忠贞事迹。
卢植写了《建宁记事》,追忆两人带着国之忠贞、朝之良佐与宦官对抗的光辉历史,也一同被刊发全国。
追悼会进行到一半,窦辅、陈逸跪在地上,向何进请求发掘大长秋王甫、曹节的棺椁,掳其骸骨,挫骨扬灰。
大将军听后点头同意,还命地方搜捕王甫、曹节的家人,判他们流徙三千里,到交州去屯垦荒地。
最后,何进走到故大将军窦武、故太傅陈蕃的墓前,宣读了小皇帝刘辩的旨意。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辅相陛下,勤身王室,夙夜匪懈。”
“前以谗胜,并伏诛戮,海内默默,人怀震愤。”
“追封故大将军窦武为忠武国公,追封故太傅陈蕃为义文国公,五代以内,世袭罔替。”
“加封窦武之孙窦辅为侍中,命陈蕃之子陈逸为仆射,钦此。”
窦辅、陈逸等上百人跪在地上,叩首致谢。
于是,士子清流闻之涕零,大将军声望日隆。
六月初五,宜开府。
南宫嘉德殿,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携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开启了消灭十常侍后的大朝会。
新朝新气象,何进征得太后的同意,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只见他身穿金丝蟒袍,雄姿挺拔站在小皇帝刘辩的右下首侧,摊开绢帛宣读圣旨。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尚书卢植有功于社稷,加封涿候,赐字文忠公;河内太守朱儁平贼有功,右迁卫尉,前将军皇甫嵩平定叛乱、安定边疆有功,右迁膘骑大将军,钦此。”
卢植、皇甫嵩、朱儁站在大殿中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