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周瑜分析,豫州春猎(1/2)
“为何?”
项明一挑眉毛,尽管他心中也倾向于前去春猎,但还是想听一听周瑜的想法。
刚才他还在犹豫,但突然想起历史中刘宏似乎从未立过太子,一直偏爱幼子刘协,刘辩能够在刘宏驾崩之后继位,靠的还是亲舅舅何进的支持。
项明自穿越以来,也总结了天下局势,才发现尽管无数英雄人物降临到了这个时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偏移,就算是秦正,也只是安安静静地发展势力,虽然积蓄深厚,却始终没有爆发。
立太子这一明显与历史不符的事情引起了项明的注意,刘宏不是庸君,以他的性格也不可能提前立一个轻佻平庸的太子,刘辩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子,除了嫡长子的身份之外,个人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项明的耳目还不至于知晓刘辩帮助刘宏理政,但他也能判断刘辩流显出了符合太子身份的才德,才坐上这太子之位。
而刘辩显然本不应该拥有这份才德,唯一的解释,便是有人附身在这位皇子身上!
而他也算总结出一套规矩,附身之人的姓名应该和原本的姓名相差无几,最多是一字之差,或者是谐音的差异。
刘辩就是原本历史的姓名,也就是说他有可能是刘姓之人的附身,刘邦,刘彻,刘秀都在这个范围之中。
鉴于自己和韩言的情况,再加上对于秦正的分析,他断定有很少部分人更是拥有着前世的记忆,这个幼小刘辩就有这个可能。
当然,这一切都是属于项明的猜测,刘辩具体是什么情况,还需要他进一步试探。
这便是他倾向于加入春猎的原因。
周瑜自然不会知道项明的想法,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衡量这件事情的利弊。
“主公在黄巾一役所表现出来的能量,虽然折服天下人,瑜也在其中,却深深为大汉朝廷所忌惮,尤其是当今皇帝。”
应项明的要求,在私底下,周瑜称呼项明为主公,而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周瑜则会口称叔父。
“而主公主动进入颂风阁,无疑打消了汉帝的大部分怀疑,却屡次遭到皇室的试探,由此可见,他们对主公的忌惮不会消除。”
“主公可知,春猎为何?”
周瑜突然问道。
“略知一二,但想必大汉的春猎和某知晓的有所差别。”
他突如其来的问题令项明一愣,条件反射似的回答道。
他没有仔细了解过春猎的习俗,他所理解的春猎,大概停留在项羽记忆中《周礼》的君王田猎。
“春猎,乃朝廷除祭天之外的一项重大活动,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之下,春猎是宣扬朝廷武力与皇室威仪的主要方式,也顺带能让皇帝巡游天下。”
周瑜见项明有些疑惑,解释道。
春猎本来便具有仪式性,枚乘所著《七发》中有言:“驯骐骥之马,驾飞軨之舆,乘牡骏之乘。右夏服之劲箭,左乌号之雕弓。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便是对于春猎的描述。
大汉最早的一次春猎,还要追溯到高祖以春猎为名巡游天下,顺带收缴了钟离眛的项上人头,并剥夺了包括韩信在内的一众外姓王的王位。
“主公此前入山猎虎,更献与天子,很有可能被他们看做对于天子的挑衅,从而心生不满,这也是天子派出太子的一个原因。”
项明颔首,他也意识到这一点。
“为了打消他们心中的不满情绪,主公应当应召跟随,以表明自己此前只是无心之举。”
“更何况,今年的春猎尤为特殊,一是黄巾初定,大汉重新平复,局势是否稳定,百姓是否安宁,都是需要巡查一番才可以得出结论的事情。”
“二则,太子初立,此次代帝春猎,一来显示皇家威仪,二来则审视自己未来的天下,顺带熟识各州太守。”
“这也是天子令太子主持春猎的主要理由。”
“若能跟随太子立下功劳,至少也可以缓解一些来自于皇室的压力,与年幼的太子打好关系,更有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
周瑜仔细分析,头头是道。
项明点点头,周瑜说的均在理,与他的观点基本吻合,还提到了他没有想到的一点。
名义上的未来天下之主借春猎之机巡游各地,自己所能跟随左右,不仅可以见识到更多的大汉现状,这份功劳也是不小,对他现在的处境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虽然他不是急需这份功劳,但他也需要消除自己带孙策猎虎带来的无心之失,故而,没考虑多久,他便做出了决定。
“某会应召参加此次春猎,会留下孙策在此练习枪法,但会带着你去。”
项明提起案上狼毫,回书太子。
他这么决定也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周瑜少年老成,极为机智,可以和自己配合,打消刘辩心中的怀疑,带着他去可以化解不少麻烦。
最关键的是,孙策未曾被他收服,而周瑜却已经宣誓效忠于他,绝对不会被日薄西山的大汉太子所说服。
“诺。”
周瑜没有料到项明会带上自己,一时间喜出望外,连忙答应下来。
看着窗外练得起劲的孙策,周瑜暗暗发笑,随即修书一封留给父亲,说明自己的行踪。
“父皇,他答应了。”
当项明的回书到达东宫之时,刘宏正在考校刘辩的学识,因刘辩展现出的天赋颇为欣喜。
“不过,他要带上一个人。”
刘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