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钱和房子(2/3)
模仿大地方的,显得不伦不类,但是紧跟时代步伐,也显得比较时髦。年轻人喜欢,上了年纪的倒喜欢传统的东西,例如地方戏,很受欢迎。经过很多次改革,还是没改掉,在人们的头脑里还保存不少这样的思想。年轻人看不惯老年人,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造成文化上的冲突。这个和社会的发展有关系。剧团的音响戛然而止,主持人开始念名字,谁谁谁祝贺鲍娜金榜题名,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贺词,总之都是一些好词儿,堆上一堆,极力来吹牛,让主人又不感到腻烦,又说的到位,让来往的客人都满意。如果想出名,这就是机会。村民想要出名非常难,例如登报,或者在电视上、收音机上被念到名字,就非常困难。这次不表现,就没机会。在乡里乡亲面前,也抬不起头。出钱点歌,一举数德,皆大欢喜。如果不出钱,坏事就会传千里。人们更喜欢坏事,对坏事津津乐道,对好事闭口不提。好事大概都大同小异,坏事则各有各的不同,更新鲜,更刺激,更不可以超越,也说不上模仿。人的恶,有千万种,林林总总,人的善,只有一种,显得单一和纯洁。
小女人点了二十首歌,花费一千元,五十元一首,比唱卡拉ok要贵,但是,这是真人版的,比较划算,她要的,就是这个气氛,其实,在某些时候,她更看重的是她的大名,有了她的大名,就有了她老公的名声,要知道,丈夫和妻子本来就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只要妻子慢慢地把名声搞起来,丈夫也会跟着沾光,相反,也是一样的道理。她这个大手笔,的确不同凡响,吓倒了一批人。等于让那些想点歌又怕破费的人舒服了。等于自己没花钱就听了自己想听的歌。钱的力量较大,可以影响人的心情。有时候,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的寸步难行。
主持人让鲍娜上台答谢各位来宾,她哪里见过这个场面,可是,这好像是一个必须的环节,主人公就是鲍娜,她今天就是小太阳,是公主,是核心人物,就是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人不露面,说不过去,大多数交了钱的,连人家的面都没有见到,这是多么掉面子的事啊!至少要做到物有所值就行,花了钱,看看真佛的面,不算过分。人们都是冲着鲍娜来的,当然,也是想还人情的。平时收了鲍绍的礼,他遇到事了,刚好来偿还,这就叫“礼尚往来”。他们只有还了礼,心里才平安,免得心里总有事,像是欠人家的总是坐立不安,再说,主人家会记录在大红礼薄上,谁谁谁,多少多少,都一一记录。这些都是证据,将来翻旧账,也就有好看的了。人家背后不议论才怪。
鲍娜可能有所准备,她很大方地上台了,先道谢,然后,为了表达谢意,她邀请她的父母上台,三个人手拉手,一起向各位来宾三鞠躬,然后分别致谢,大家都表现得很好,没有做作,仿佛经常做这事,看起来都是轻车熟路。这种落落大方,让很多老主持人都不好意思。看来,鲍娜已经想了很久,才决定这么干。她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至少假装在一起,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父老乡亲面前演戏,也要经过这一出才行。
要说不简单,他们三位都不简单,父母离婚,各自寻找自己的幸福,想必也是阅人无数,有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另外,鲍娜经常读书,她的知识特别丰富,学富五车,自然看万事万物都十分豁达,看得很开,没有什么娇柔做作,这是好事。该哭,就哭,该笑,就笑,不需要掩饰。可是,今天在这个场合,大家都很清楚,这是看在礼钱的份上,他们是很愿意花钱买戏看。
曲,叫《隐形的翅膀》,这是老歌,然而,在鲍娜的嗓子里,唱出来的结果就不同了,她竟然有些哽咽……过你一会儿,很快,就恢复常态,她读过书,很会隐藏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有泪在心里流,有笑在心里乐,现在的教育,就是要让人懂得掩饰,否则,人家会说你没修养,没有涵养,或者没有什么可以引以自豪的东西。
她唱完了,大家鼓掌了,他们就下来了,这时候,是整个活动的最高阶段,礼炮响起来,鞭炮齐鸣,巨大的声响在山谷里回荡,当初二战的时候,日本兵没有打过来,自己人在这里干过仗,当初的炮响,可能还没有现在的响,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搞这样的活动?这是习俗还是移风易俗?是新文化还是一场闹剧?谁都说不清楚。
到了顶点之后,归于平淡,舞台是大红的雨布覆盖,加上灯光的照射,哪怕天还没黑,看起来不太真实,像是如梦如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这样,可以让大家都带着钱来,带着欢笑走,带着义务来,带着满意走,来了,就是要让他们吃好、玩好,当然,人多没办法玩,只有看看戏、点点歌,高兴一会儿,就该走了。要知道,这里人多,留在这里,主人得了钱,也就想让客人吃好喝好,如果人都不走,恐怕这里就人满为患了。
大人们都好说,很懂事,吃完了饭就走人,留下的,是没吃饭的,还有一些小孩子,特别活跃,在舞台周围玩得开心极了,跑来跑去的,知道今天家长没有办法管束他们,在人多的场合,一般都会给他们面子,他们抓住了这个弱点,他们就肆无忌惮了,当然,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可以撒野,让自己的本性显露无遗,这才过瘾。
台上唱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