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欲出故道(1/2)
王翳听闻曹将军居下辨而守,配合樊将攻略西县,便点齐一千五百名士卒奔向陇西。
殊不知一支汉军趁着星夜正沿着一条河流奔东南方向火速前行,时而穿林,时而沿河流。
这条河便是西汉水,与嘉陵江交汇于一处。为首的一将眼如星辰,眸如皓月,那眼神光华柔和,在黑夜里似乎可看穿隐藏的危机,不是曹参还能是谁。
“不知吕将军于下辨能否瞒得过秦军眼线。”
“夜袭故道前,先遣将前去查探,一探陈仓军动向,二探故道虚实。”
魏选表示有些担忧,担忧吕泽在下辨不能瞒天过海,再看曹参则一点不担忧,在未与刘邦汇合之前便开始部署突袭故道之事。曹参见不只魏选,还有齐受、杜得臣、毛泽等将眉梢上皆有忧丝。
曹参道,“从未有十全之计,唯有乱人心而已,能乱陈仓之将心,能乱章邯之心,便足够,不惧计策被识破,最怕雍国上下诸将吏齐心协力,那便固若金汤。”
诸将听闻皆默然点头,杜得臣眼神中透着一股敬佩之意,“曹将军见识独特,末将心敬之。”
曹参仿佛没有听到杜得臣的赞美之词,脸上依旧是坚毅的神色,看不出有什么情绪的变化,“若章邯对麾下战将起猜忌之心,诸将对章邯起畏惧不信之心,一旦互相猜忌,思维便会迟钝,判断便会出错。”
在曹参拔下辨的那一刻便开始着手秘密还攻故道之事,先是打算战场,撤换旗帜,迎接吕泽与樊哙之军。
在吕泽接手之后,为达到混淆视听,迅速向关中传达汉王欲占领陇西的消息,并且曹参在下辨多待几日,从后门悄然离开,曹字将旗依旧飞扬在城头,第一次欲打响曹参的威名。
吕泽接手后,立刻派遣樊哙引军向西县发起进攻配合吕泽和曹参的行动,完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在南郑之西,故道之南,江河之东(嘉陵江)是绵延不绝的红色旗帜,旗帜上的汉字在星夜下摆动,众多的汉字旗帜中有一面镶着黄色边的帅旗,上面的刘字非常的醒目,因为与诸汉字相比,它太特殊,帅旗下站着的自然是刘邦。
诸将吏簇拥着刘邦,在岸边指点星辰,讲述着今夜非常适合夜袭故道之类的话。不管真假,此话终究能领人愉快,况且在汉中憋闷数月的刘邦。
刘邦很平静,似乎他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可有曹将军消息?”
刘邦连续派出三名斥候,一次比一次探查的远,最远的那位沿着西汉水一直向西北,已经可以遥遥看见下辨城。
始终没有曹参的消息,诸将有些按耐不住甚至怀疑是否曹参在途中遭遇不测,但此刻的刘邦却有心情在水边看流水上浮萍。
谒者赵衍来回不断传递消息,因为他对巴蜀、汉中一带颇为熟悉,一次次为斥候指路,为汉王传达命令。
刘邦虽然镇静,但却不能将这份镇静馈赠给诸将。然诸将对茂密丛林的野兽出没,山涧怪石拦路,心有畏惧,唯恐一不小心在其间迷路,故而无人主动站出为刘邦解忧。
任何人亦能看出陇西之路的危险,诸将皆山东之人,对其中的危险本能的抗拒,倒非害怕前途中的豺狼虎豹,而是对陌生的恐惧。
赵衍开口道,“大王,臣熟知陇西之路,请调拨百人愿前去接应曹将军。”
刘邦立刻答应,直接遣三百人相随,三百人消失在视线中。
行军作战最怕的是什么,一是军粮,没食饮不只是没力气作战,不出十日便渴死,饿死。
军中之饮除酒,全靠就近水源,故而行军常沿河前行,旁水之处安营扎寨。其次最怕的便是迷路。
再好的计策,再好的战斗力,如果迷路不只是贻误战机,可能会导致惨败。此刻的曹参便体会到迷路的痛苦,本欲走捷径提前与刘邦汇合,不料却在原地打转,诸将眼神中开始浮现担忧之色,甚至有些焦躁。
曹参虽然很镇定,但额头上不免有冷汗渗出。
溺死的往往是会水的,迷路的常为路路通,曹参以围城打援,布局攻坚为名,擅长打硬仗,但对地形的瞬间熟悉,于长途奔袭他不如灌婴,甚至还不如周勃,然他善于用人,无论在何处,总能找到当地熟悉其地形的人。
总能及时的解决,无人知道曹参是怎么做到的。
故而诸将虽然着急,但没有出现慌乱,因为他们相信曹参。
曹参的冷汗渐渐被淡淡的笑容取代,那是从容的笑,一个人只要足够从容说明他足够镇定,办法总是从镇定中诞生。
曹参忽然看见有一缕烟升起,“奇怪,这里本不该有烟。”
一直沉默的曹参一开口,诸将才意识到前方居然有烟,任谁皆看得出此处不会有人家,既如此便不是炊烟,可怕的念头开始浮现他们的脑海。
“火,天干地燥,火灾!”
“未必是火,火之烟清淡,此烟浓黑,定为有人故意为之。”
说话的是曹参,即将燃起的恐慌立刻被破灭。片刻之后,曹参忽然面露喜色,任谁皆看得出。
既然曹参脸上有喜色,那么必定能寻着出路。
杜得臣道,“将军莫非从此烟中看出所以?”
曹参点头,又指指耳朵,“不仅烟,鸟叫声亦非寻常。”
话音一落,诸将吏才注意到周围空中飘荡的鸟叫,仔细听,细细听,亦未听出什么,脸上疑云开始密布。
这个时候一刻不能耽搁,曹参立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