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音像室里的鲜明对比(1)(1/2)
第二天,吃过早饭,正一边消食,一边和于丽玲聊天的张莎,一偏头,就惊讶地瞪圆了眼。
“初夏,你怎么穿成这样?不觉得热吗?”
今天的林初夏,上身穿了件白色绣花长袖衬衣,下面搭了条浅蓝色直筒裤,脚上蹬了双黑色圆头小皮鞋,胳膊处还搭着一件杏黄色外套。
“音像室里会开空调,万一有人手贱,调到十多度……”
林初夏摊手,耸肩,这可是她的经验之谈呢!
——永远不要小瞧空调房内,尤其,有男人在的空调房,温度会多么地适宜又贴心!
“没那么夸张吧?”
话虽如此,张莎却依然下意识地换上了同样长袖长裤的穿搭,只是,在挑选外套时却犯了难。
就见她看看林初夏,再看看同样换了衣服的于丽玲,最后,才将目光停留在面前的衣服上,挑了一件初秋才会用到的薄开衫。
不过,她并没有像林初夏那样,将这件薄开衫搭在手肘处,而是仔细地叠好,塞到了一个绣着呵当猫的布袋子里,再将这个布袋子放到了装了书本资料和文具的背包里。
音像室在教务楼顶楼,并没有电梯,不过,对十来岁精力旺盛的学生们来说,别说八楼,就是翻一番,也算不了什么。
在外人看来,南山中学嘛,往好里说,是在省内赫赫有名的重点中学,真正的“学神遍地走,学霸多如狗”。即便将成绩吊车尾的家伙拖出来,也分分钟就能将普通中学的尖子生秒成渣渣。但是,往坏里说嘛?那就是弱不禁风的书呆子们聚集地。
事实,真如此吗?
当然不。
毕竟,连家长们都能意识到“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将“身体是革命本钱”挂在嘴旁的老师们了。最最重要的是,不论中初,还是高考,体育都是逃不开,避不过的啊!
从宿舍走出来,一路上,能看见无数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众人三五结伴,嬉笑打闹间,很快,就到了教务楼。
不知是因为教务楼周围那隐形的肃穆气场,又或者是十来年的学生生涯,铸就了大家见到或听到“教务楼”三个字时,就下意识屏息凝神的习惯,总之,此刻,众人那嬉笑打闹的动作和声音都跟被按了暂停键似的,略微卡顿了下,接着,大部分人都立刻闭嘴不说话了,只有少数心细又兼具粗神经的人,才会在察觉到周围这般安静氛围的前提下,忍不住地和挽着胳膊的好友咬耳朵。
不得不说,任何时候,都有人是本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想法,在得了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过去,眼下,也不例外。
当然,不算太大,装修却别有一番风味的音像室里,稀稀落落坐着十来个认真勤勉同学这一幕,对习惯“踩点”出行的林初夏来说,还真没多大触感。
许老师正在台上摆弄投影仪,戴老师则坐在一旁,偶尔出声指点几句。
两人间这幅娴熟又热络的架式,落到一众学生眼里,就很有几分“相爱相杀,相知相惜”的感觉。而,落到林初夏眼里嘛?那却遍布刀光剑影,稍有不慎,就会被剑气所伤,然后,再跌落到不知谁挖出来的坑里!
众人上前,陆续地和两位老师打招呼。
戴老师笑着建议:“都往前面坐,一会儿听得清楚。”
“有话筒,坐哪里都行。”许老师慢吞吞地反驳,“再说了,等下要放幻灯片,坐太前面了,就只能看见自己前面那一片,想要看旁边的,就得支楞着个脑袋,累不说,还耽搁时间。”
其实,这个音像室,也就只能容纳两三百号人,实验一二班总共一百二十个学生坐在里面,虽不会给人一种稀稀落落的感觉,却也实在没必要跟蚂蚁似的扎堆。
当然,这只是林初夏的想法。
事实上,对从小到大都聪明听话的好学生们来说,即便戴老师不提,他们也会下意识地选择前排的座位。直到前面的座位全部被坐满后,来得晚一些的学生,才会陆续地挑后面的坐位。
——绝不可能出现普通班或择校班里,那种特意挑最后一两排座位的情况!
林初夏率先带头,挑了第一排讲桌正前方的座位,张莎和于丽玲两人紧随其后。
啥?
重生一年了,到目前,身高终于达到157cm的林初夏,坐第一排也就罢了。过一个寒假,就窜了一大截,现在,身高已经是165c的张莎,坐在第一排,就实在是很不合适,很容易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一年多了,连林初夏都能由最开始的150c,那么,其它同学的个头,也相应地窜个五六厘米,很正常吧?
男生们,初中的时候,还真没几个比女生高的,到了高中,那还真是没一个比女生矮的。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即便在喊出“打下来,流下来,就是不能生下来”口号,并且,一旦超生就会面临失业的城镇工人家庭里,大多数女生也会选择中师中专,只有极少数的女生才会选择读高中。尤其,还是南山中学这样和省一中,省实验齐名的重点中学实验班里,两个班总共120个学生中,竟然只有不到40个女生!
这比例,和后世一般无二!
真要说区别的话,后世的家长们,在送孩子读书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担忧以后自家孩子会打光棍。
而,现在的家长们嘛?却是完全不需要担忧这一点。
或者,可以这样说,当下,同一批岁数里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