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分兵两路(1/2)
日军的战斗力高于伪军,从常理来说攻打日军的兵力应该大于攻打伪军的兵力,可现实情况是攻打伪军的兵力大于攻打日军的兵力,这是为何?
这次袭击的那两个据点兵力其实都不多,如果不出意外,以张松正现在的兵力打垮两个这样的据点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大场面现在是搞不了了,现在能搞搞小场面就已经很不错了。
伪军反正胆小怕事,只要华汉元的人一冲上来他们便会吓破胆老老实实的投降,而日军则不相同,日军的反抗精神可比伪军顽强的多。
在以往正面战场上,主动防御日军一个联队至少需要两个团的兵力,若是换做进攻,国军不集结三个团压根不敢对日军一个联队下手。
虽然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从正面战场这个例子便可以知道日军的强大。
除了日军战斗力强这个原因,张松正其实还备有后招,那便是撤退!
一旦出现意外,人数越少越方便撤退,如此一来即便是出现意外情况众兄弟安全撤离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张松正这一次准备攻击羊角山下的一个伪军据点和一个日军的关卡,这两个地方是前后设置在一条公路上,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布置无非一个目的,那便是让伪军当肉靶子而自己这帮人仅仅负责复检而已。
日本人虽然占领了上海,但他们占领上海之后也要生活,上海民众这么多军队这么多,每张嘴都要吃饭,上海能供应的了这么多的粮食蔬菜和肉类?
显然不可能!
所以他们不得不从上海周边的县镇找亲日的地主购买,全国人民都在受难但这些亲日的地主生活却依旧滋润,基于一些原因,日本人收购的水果蔬菜肉类的价格总是略高于市场价的,因为愿意和日军交易的地主和商人不多。
日军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无非是想吸引更多的商人与自己交易罢了。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日本人不直接明抢?他们不是最喜欢干这些事情吗?
日本人也不是傻子,在他们进攻上海之前,生活问题他们早就考虑过。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早在进攻上海的前一个月前,日本军部便专门组织了高层会议,高层会议的主要内容便是商讨占领上海的后的民用、军事、租界等问题。
会议中最大的麻烦其实是租界,但凡在中国有租界的国家都是列强,这些国家轻易得罪不得,一旦得罪了这些国家,日本在国际舆论上便处于劣势了。
一旦日本受到国际舆论的牵制,整个亚洲战场都会受影响,一旦动了租界其他国家的人,日本的本土就危险了。
日本人知道自己不能树敌太多,但他们攻打中国牵扯道到的关系却很多。
所以为了确保上海的稳定,他们必须替上海市民和军队尤其是租界中的那些外国人提供好的物质条件,一旦这些外国人在上海闹事,日军在上海也很难呆下去。
如果是中国人日本人完全可以用武力镇压甚至杀害,但这些外国人日本人顶多有权利拘留,如果日本人一旦与其他国家出现流血事件,后果是不敢想象的。
可明知道这么麻烦为什么日本人还要控制上海占领上海?
其实日本人和其他国家的人马一样,看准的其实死上海的码头。
日军一旦占领了上海,大量的军用物资便可以通过海运到达上海,在上海和其他地方掠夺的黄金和古董也可以通过返航的船只送回日本。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日军不惜下血本,最终日本的阴谋得逞了。
张松正要打的这两个据点,伪军和日军虽然前后驻扎,但他们做的事情却是一样的,这条公路直通上海,一般的商人只要通过了这两个关卡,进入上海便只剩下城门口那一关了,至于商人物品的售卖这一点完全不要着急,一进城便会有日军抢着收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日军难道会这么热心肠为中国的老百姓办事?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中国商人手里收购的这些生活用品只要经过日本人的手,这些东西的价格便会翻番甚至翻番数倍,租界的这些民众是不买也得买买也得买。
自己的国家在海外的租界这么多,他们不可能等远在千里之外的祖国给他们运送白菜和萝卜......
再说,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上海,换句话说上海已经是日本人的领土,既然是日本人的领土,那么其他国家想要进入上海就必须缴纳高昂的过渡费,相比于中国的那点过渡费和生活成本,日本人的收费显然是高昂的。
张松正和华汉元的计划是同时攻击这一条路上的伪军和日军,日军据点距离上海二十里,上海的日军开车过来至少要半个小时,但半个小时想要解决战斗明显有困难,基于这个原因,张松正又把刚回来不久的张文利用了起来。
计划再次变动,但这样的小变动不足以影响整个大计划。
下午五点,张松正还是留下一些老弱驻守山寨,吃过早晚饭之后他便带着队伍离去,这一战事关部分兄弟的冬衣,非赢不可。
众人乘着麻糊糊的傍晚到达了山脚,张松正和张文走起了小路,华汉元则带着队伍慢慢的往伪军据点靠近。
前往上海的公路虽然只有一条,但前往上海的山路却有很多,换句话说,只要不正经八百的走公路,靠近上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只是道路崎岖些罢了。
山路难走,道路崎岖,虽然前几天张松正专门派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