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鱼龙混杂:刀剑(1/3)
几日后,是慕容海尸身火化的日子。参会的各门各派无论亲疏远近,都一同前来送葬。按照生前的遗嘱,慕容雷将父亲的骨灰装在木匣中,只待大会结束,便扶灵回归岭南,与母亲合葬。生前不能相依,死后自要相守,也算完成慕容海一直以来的心愿。/p
在那原本将用作比武会场的高台上,数万人围成一圈,静静的看着那熊熊的火焰吞没了慕容海的躯体,化作苍白的烟尘,冲进漫漫碧空,在风云中弥散、消失。而地上的柴塔,也渐渐燃尽、熄灭,只留下一片残灰余烬,再无半点一个人曾经存在的痕迹了。/p
众人鸦雀无声,似乎不敢相信就这样轻易结束了:以慕容海这般豪气万千、震古烁今的武林宗师,怎么死时的模样,竟和普通人没有半点区别?/p
白稹公破天荒地没有喝酒,而是大叹道:“古往今来,管你帝皇将相,圣贤豪杰,奸雄大盗,元凶巨恶,莫不有死!”众人听了,无不心中一紧。/p
方罗生念道:“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悲夫!”/p
他念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在平时,不免有所卖弄之嫌。可是现在,对于在场大部分人来说,虽听着仍有些聒噪,也未必都知道《兰亭集序》是什么,但觉其中含义,与此情此景,无不契合,都顿生一股感时伤怀、人世无常的哀愁之情。武林中人向来以贪生怕死为耻,个个以不怕死、不惧死自负,何曾想到过“死生亦大矣”?/p
人群中一个身背布囊的男子,乃是被称为“掉书袋”的司马徙明,说道:“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众人听了,都觉另有所悟。/p
慕容雷收集了父亲的骨灰,人群便渐渐散去。莫寻梅和秋剪风却不约而同地留了下来。莫寻梅走上前去,见慕容雷面带泪痕,安慰道:“少掌门,逝者已矣,还请节哀顺变。慕容前辈一生侠义,从无半点有负于人,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了,江湖后辈,必将敬仰。”/p
慕容雷点点头,缓缓道:“父亲虽然没有说,但我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这几年,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这次来大会,本就是挣了命,要来完成莫掌门你托付的这最后一件事情。现在想想,父亲他此行前精挑细选,带来的都是最信任的弟子,还悄悄地自己带来了寿衣。他老人家,是早就知道,自己大限将近了。”/p
听了慕容雷的话,莫寻梅有些愧疚道:“对不起,我不知道……”慕容雷摇摇头道:“莫掌门切勿自责。先父和尹庄主虽然生前有所不和,但他和尹庄主一样,都是将恩仇二字看得极重的。且不说令尊生前救过先父的性命,就凭那一纸书卷,也值得父亲他亲自走一遭了。家父一生忠义,这也可是最好的归宿吧。”说完,轻轻一揖,告辞离开了。/p
莫寻梅轻叹一口气,转身看见秋剪风,问道:“你还不走么?”秋剪风点点头,问道:“梅姐姐,刚才慕容公子说什么书卷,那是什么?”莫寻梅道:“也许是件什么信物,我也不甚明白。”秋剪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几日都在忙慕容前辈的事,我一直想问你,那天柳儿将我们叫过去,嘱咐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意思?”/p
这个问题,倒真的把莫寻梅难住了,摇摇头道:“我曾问过尹姑娘,可她不肯说。但想来其中定有缘故,到时候见机行事吧。”秋剪风点点头,道:“我想着也是如此。”/p
这时,一阵风吹过,拂动两人的发梢。秋剪风伸手将鬓角拢下,看见地上的灰烬被风吹起,不知去向何处,忽然问道:“梅姐姐,你说,我们将来,也会有这么一天么?”/p
莫寻梅一怔,随口道:“当然,人世无常,说不定咱们还活不到慕容前辈那个岁数,便因为什么死了,也都说不定。”她自幼历经磨难,对于生死之事一向看得很开。秋剪风听了,却忽地潸然泪下,用力摇摇头道:“我……我不要无常!”说罢,扭头跑开了。/p
莫寻梅看着她的背影,一时有些茫然。但细想她刚才的话,说的却并不是不要“死”,而是不要“无常”,不禁心中一动,想起了许多人、许多事,感触良多。/p
晚上,秋剪风躺在床上,却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中一时悲绪万千,一时又莫名的烦躁,总是想起那一团灰烬,索性穿衣下床,带上双剑,悄悄出门,打算再去看看。此时万籁俱寂,弯月若晕,一个曼妙婀娜的倩影在夜幕下轻轻跃动,惊起一片鸟语虫鸣。/p
到了高台处,秋剪风却是一怔,驻足停歇,站在一株青松旁。只见暗淡的月光下,三个人正站在高台之上,对着那片焦黑的土地,似乎正在祭拜。这三人都背对着秋剪风,看不见样貌,但从背影来看,似乎是一个女子扶着一个老婆婆。第三个人站得稍远一些,是一个长身玉立的男子,披散着的头发在月下显出隐隐的暗红。/p
秋剪风忽然全身一颤,好像胸腔瞬间大张开来,几乎无法呼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