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对峙的开始(1/2)
这一次的辩论,苏天成丝毫不敢小觑,士子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能够在民间造成巨大的震动,有些时候,朝廷也需要注意这样的声音,比如说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再次进入内阁,成为内阁首辅,就是依靠东林党、复社和张溥等出力的。
当然了,自己穿越到大明朝来,就有着足够的信心,改变这一切,不管怎么说,紫金梁、老回回、不沾泥命丧他的手里,这已经是改写历史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的。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经过这几年的拼搏和实践,苏天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巅峰,如今的基垂是不错的,至少大明朝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代表着先进,就和几百年之后,某个超级大国一样,只是这种潜能,完全消耗在了内忧外困方面。
但这样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关键还是在于做出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力量,不能够忽视。
张溥、钱谦益以及黄道周等人,都是代表着一种力量的,他们的身后,有着大批的追随者,这些人摇旗呐喊的本事很不错,而且与朝廷里面的官员,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被他们所污蔑,后面的ri子不好过,至少自己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应对这谐心的事情。
舆论和宣传的作用是无穷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时代。读书人不多,朝政完全被读书人把持。民众的文化素质,普遍是偏低的,他们没有多少的辨别能力,对士绅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和尊敬,相信官员士绅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
普通民众,更不知道维护自身的权益,农民起义军只是最为极端和暴力的一种维权方式。一旦这种方式成气候了,对社会发展造成的破坏,令人难以置信,他们通过血腥的手段,获得了政权,稍有成就之后,洋洋自得。醉心于享受,过着更加奢侈**的生活,最终以更快的速度,失去民众的支持。
如何获得舆论的支持,成为了苏天成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说到底,这就是统一战线的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当初之所以不想结社,也是因为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够出面做这样的事情,比如东林党的顾宪成、钱谦益,复社的张溥等人。都是辞去了官职之后,才能够大肆结社的。
经过了和张溥的辩论之后。苏天成愈发认识到了,必须要组织一个社团,团结大部分的读书人,这个社团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关心和议论朝政的,在效忠皇上的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这个能够得到皇上直接支持的社团,来击垮东林党、复社等社团,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毕竟读书人的愿望,还是想着展现自身的能力,就算是不能够直接进入朝廷为官,能够提出来一些意见建议,被朝廷采纳,在他们看来,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当然了,这个社团的领导人,必须是德高望重的,自己不合适,毕竟是朝廷官员。
一个人的名字,进入了苏天成的脑海,赋闲在家的孙承宗。
孙承宗是万历年间的殿试榜眼,曾经是明熹宗朱由检的老师,在朝廷之内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就是魏忠贤专权的时候,也想着拉拢孙承宗。
孙承宗的仕途极为坎坷,两次被排挤下台,特别是崇祯四年,担任辽东经略的时候,因为大凌河兵败,引起了朝廷内部的互相倾轧,被迫辞职。
但孙承宗抗击后金的战功,举朝皆知。
这样的人来担任社团的领袖,一定是众望所归,什么钱谦益、张溥等人,根本没有资格与孙承宗较劲的。
这里面的工作,也是好做的,只要皇上支持,凭着自己的说辞,孙承宗一定会欣然同意的,孙承宗本来就在家里著书立说,能够成为诸多读书人的老师,那是很荣耀的事情,对于做学问,也是很有利的。
就在苏天成还在筹划如何达到目的的时候,他与张溥之间的辩论,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了,南直隶的士子开始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次的争论,来的很是突然,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这一次的辩论思chao,促使苏天成下定决心,加快了做事情的步伐。
传出去这一次辩论内容的,是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
他们当然认为,张溥坚持的观点,是正确的,苏天成就是一派胡言,所以说,在讲述辩论内容的时候,想方设法的贬低苏天成。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黄道周站出来了,还原了当天辩论的情形,而且在东林书院授课的时候,原原本本的讲述了辩论的内容。不仅如此,黄道周还要求诸多的学子,认真思索,看看这一场的辩论,究竟应该怎么看。
东林四公子,因为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已经在应天府乃至于南直隶,引发了一定的反响,他们的声誉就不是很好了,这一次,剩余的东林三公子,在传播消息的过程中,故意贬低苏天成,有着泄私愤的意思,引发了黄道周的不满,站出来澄清了事实,这更加令大家看不惯东林三公子了。
要知道,学子的骨头是很硬的,最为看不惯的,就是背后中伤的做法,苏天成和张溥之间的辩论,这该是多大的事情,参加的人还有钱谦益和黄道周,面对如此重要的事情,东林三公子都敢于随便说,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有人觉得,难怪东林四公子为首的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可见在品行的比较上面,三公子是输了一筹的。
这一次的讨论,有些奇怪,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按照张溥、钱谦益等人的影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