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悠久的厂史(1/2)
“这些树早先还不适应紫华市的水土,大批都死了,经过多年的融合以后,这种外来树种不仅完能适应了这里的水土环境,而且还成了企事业单位,甚至整座城市的绿化树种。”小胡说。
“你的学校在哪里?”小胡问。
“洛明。岚莱省洛明市。”张琰说。
“噢,挺远的。你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吧?”
“是啊。我们同学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
“真羡慕你们。”小胡说,“咱们厂里的中专生绝大多数都来自紫华纺校,不过,大专生和本科学生大都来自纺院和纺大。”小胡说。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聊着。厚厚的被褥扛在肩头,不一会儿,汗水就把张琰的肩膀映湿了一大片。
“咱们厂历史悠久,是1934年开建1935年建成投产的。后来改过几次名字……对了,你知道旧中国为什么要建这个厂吗?”小胡问。
张琰当然不知道,他抱歉地摇摇头。
“你没有学过中国纺织史?”他又问。
张琰更加尴尬了,只好再次摇头。
“其实,当时建设咱们这个厂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制日本棉纱的杀价倾销,‘九一八’之后,日本人的侵略得寸进尺,我们国家的灾难越来越大,那时,只有西北地区相对安全,战争阻断的当时的交通,西北地区又是产棉地区,所以,就选择在这里建了浩达棉纺织厂。”小胡说,“咱厂可是西北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近代化机器纺织企业,对民族工业在西北的起步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啊?”张琰惊叹。
这时小胡才说他叫胡光明,是三年前分到厂里的陆风纺织工业学校的中专生,现在是厂人劳科干事。
“胡师,你知道得真多。”张琰说。
听到这话,胡光明冲着张琰笑了笑,他的笑跟头顶的阳光一样灿烂。
胡光明说:“新人进厂后还要进行培训,到时,会专门给你们这些干部讲厂史。”
“干部?”张琰心不禁心头一热,又想起了四年前洛明工业学校第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王自民老师的讲话:“同学们,非常高兴你们能披荆斩棘,脱颖而出,来到咱们洛明工业学校。从现在起,你们将是未来的国家干部……”
尽管在中专期间,他曾因考试挂课而一度消沉,但最终总算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到达了胜利的彼岸,要不是那次断笔立誓和绝地追超,也许,他就不会有今天。
行走在一棵棵顽强生存于紫华的这些外来树种之下,张琰颇有感触。他小时父亲就常对他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现在想想,这句话是多么的深刻。
如果不是从小被父亲逼迫着学习,他就不会考上中专,如果中专时他在几门功课挂课后不断笔立誓,忍辱负重,他也就不会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今天。
在洛明工业学校考试失利时,在他六神无主孤立无援时,只有她,勇敢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与他一起承担着痛苦的煎熬。宛如……
想到这里,张琰突然鼻子一酸,“宛如,你这会在哪里?是不是也在报到的路上?”
“第一任厂长对咱们厂纺织技术进步的贡献非常大。他曾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工艺学校,专攻纺织工业。”胡光明说,“有一天,他去清花车间巡视,用手指夹取清花机上的棉花时,机器将他左手两根手指夹断了,虽然他被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但后来感染面一点点扩大,医生只好把他的左臂从肘部以下都截掉了,伤愈出院时,他成了失去左手的残疾人……”
张琰倒吸了一口气,从思绪中回到现实。
“什么?左臂被截肢?”张琰惊讶地问。
“到了厂区你就知道了,这里和学校完全是两码事,生产是存在安全风险的,咱们厂时不时都会出现安全事故,我来厂里那一年,老织布车间有个40多岁的女工就被飞出来的一个梭子击中太阳穴,死在岗位上了。”胡光明说,“入厂培训时,安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你到时可要仔细听讲。”
“嗯。”张琰点点头。
胡光明带着张琰先是走出厂区,再沿着水泥路经过食堂,穿过家属院,这时已来到女单身宿舍楼门口。
棉纺织厂实行倒班制,许多男工女工这会都没有上班,直到张琰对浩达越来越熟悉之后他才明白,女单身宿舍楼门口永远都是厂里最热闹的地方。无论厂里生产任务饱和还是不饱和,无论企业的效益好还是不好,这里总会聚集着许许多多的男青年,总有男男女女打情骂俏和捶打嬉闹,也总少不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纺织工业受到了重创,有的破产,有的停工,咱们厂就是由赫赫有名的大仁企业集团创办的。”胡光明说,“遗憾的是,大仁纺织企业集团最终倒在了日本人的火炮当中,永远地消失了,可是,它的儿子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史……”
“浩达是大仁纺织企业集团兴建的?”张琰问。
他从来都没有学习过纺织专业,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棉纺织厂,自然就不知道什么大仁纺织企业集团。
“是啊。这不是在《中国纺织史》上都讲过吗……?”胡光明惊讶地睁大眼睛反问。
“哦!”张琰支吾了一声应付道。
张琰打心眼里佩服胡光明,正如当在校时崇拜文学社社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