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失蜡法(1/1)
春日灿烂、乍暖还寒。
在这个春天里,虽然各色生物早就以无比旺盛的精力开始投入到短暂不永恒的生命历程中去,但天公却不大作美。
入春后,哪怕是最懒惰的槐树都已经抽出叶芽之时,气温却好似过山车一般,开始起伏不定。
好在地气已暖,最低也就低到大约摄氏十度的样子,即便是冷血的昆虫,也还勉强能够忍受。只有一些体质孱弱者,才会在这充满生机的时节里不幸被淘汰。
今天是个略为寒冷的日子,很多昆虫选择了蛰伏,但一大群蚂蚁并没有老实的窝在温暖的地下巢穴里,反而爬上了这株又高又大、挺立多年的白杨树上。
这是一支蚂蚁军队,是属于主角麾下的一支新编成的神使王军团,指挥官是螳虎。他们正在执行一项任务。
任务目标是大树靠上端的一处蜂巢。
这棵白杨树,是东杨城巢穴入口附近的白杨树。树上的蜜蜂巢,也是主角的老相识了。
很早之前,主角就打过这个蜂巢的主意,当时他主要是想获取一些蜂卵,驯化后作为飞骑士的坐骑。此外还能够获得一些蜂蜜,作为当时比较稀缺的蜜露的替代品。
不过蜜蜂可不比普通的昆虫,它们和蚂蚁非常类似,有着社会性的结构,每只蜜蜂都会在巢穴遭到攻击时化身为最悍不畏死的战士。
主角没把握能够在较低伤亡的情况下取得足够丰盛的战果,加之当时苍蝇坐骑还足够胜任,而蚜虫群落也在稳定增长,主角遂打消了这一不切实际的念头。
促使主角再度下定决心的,是神使王军团的科技进步。
在炼铜实验之后,东杨城又再度开挖了新的炼铜高炉,改进了出铜口,终于获得了少量可以用的铜块。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蚂蚁们还没有办法加工这些已经被提炼出来的铜。西游之大召唤师
在西方,失蜡法同样历史悠久,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地方的古文明约于公元前第三千纪中期或更早些时候,已使用失蜡法铸造饰物和小型器件,比中国更早。古希腊罗马时代,大量使用失蜡法铸造栩栩如生的雕像,其工艺之精湛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
中西方失蜡法最大也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蜡料的制备方法与蜡模的制作技法,由此还影响到工艺流程乃至铸件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传统蜡料由蜂蜡(或虫白蜡、石蜡)、松香和植物油(或牛油、羊油),根据气候状况按不同配比组成。
制备时,在加热的容器中依次放入蜡、松香和油料,边融化边搅和成糊状;稍冷后取出,经反复拉拔成为合用之蜡料。
这一工艺措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盖由固态分散相和液态分散介质组成的多相系统,在成分一定时,其可塑性取决定于固态相与液态相的弥散度和分布的均匀性。通过机械的反复拉拔,固态的蜡与液态的松香、油料充分混合,色泽由深黄变为浅黄,成为塑性极好的蜡料,可以随意拧扭、弯曲、在压力下擀成片状、捏成梗状、搓成条状。
塑性如此良好的蜡料,给予铸师以很大的操作自由度、可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或手捏成形(“捏蜡”一词即由此而来),或用“拨子”拨塑成形(习称“拨蜡”),或用木质模板将蜡压制成形(“剥蜡”)。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失蜡法的蜡模制作是使用经特殊手法加工的蜡料在固态下制作成形的。
而西方失蜡法则系用蜡和松香配制蜡料,为改善塑性须加入少量动植物油。蜡模是用液态或半液态的蜡料以浇注、搪制或刷制的技法成形,也有将蜡压成片状贴附于模具内面的,细部修饰则多借助雕刻加工。
无论是哪种中西方失蜡法,都需要大量蜡。而在自然界中,蜡虽然不罕见,但目前主角能够选择的却非常有限。
这让他不得不又把目光对准了这一窝觊觎已久的蜜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