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1/1)
遇川:“那后来是怎么改的呢?”
“至和三年,虽去其繁缛,稍还古制,但依旧是景佑年间以前的形制。至政和年间形制稍定,高宗中兴后乃按此而制之。其不足包括:冕板虽前圆后方,但作成方圆难分,俯仰不易辨;青衣绯裳,不合古制;山纹作尖锐形,失之稳重;笄变为青碧锦织成的天河带等。纹样仍为十二章。辽的时候,衮冕垂白玉珠十二旒,黄纩充耳,玉簪导,元衣纁裳十二章,白纱中单,韨,革带,大带、剑、佩、绶。舄如金饰。金大抵依宋早期的形式。冕板天板下有四柱,前后珠旒二十四,青碧锦织成天河带,用十二章纹,中单,蔽膝大绶。小绶三,闲有三玉环。玉佩二,舄重底,有凉带一。也是不循古制而重加繁饰。元取宋早期及金代的制度,天河带加长至地,冕旒用珍珠,衮服用青萝,饰以生色销金,仍以十二章为纹,数量较金代有所增加。皇太子元衣纁裳,中单,蔽膝,玉佩、大绶、朱袜、赤舄。初期群臣不设冕服,后又依据宋制设立冕服制度,大致相同。大德十一年,拟采唐及宋代制度,但并未实行。明代冕服制度亦多有更改,其制度更为具体,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亦有所不同:冕綖下承以冠武,而不加于通天冠上;嘉靖年间将不相属的裳改为连属如帷的形式;将日、月纹的半径定为五寸;充耳用黄玉;变古制的五彩玉为七彩玉;华虫、宗彝纹绣之于袖。天子之下,皇太子、亲王、郡王、世子亦有冕服,形制依据身份等级不同而各异,但公侯以下则不设冕服。而朝鲜,也就是高句丽,高丽时期,高丽国王曾接受中国皇帝所赐予的冕服,在《高丽史》等史籍中,记载有高丽文宗十九年,国王、世子从辽获赐冕服直到高丽末期恭悯王十九年,获赐冕服的数次记载,史书中对于这些冕服有的是简单排列有构成要件,有的记载较详细。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国王使用明代亲王等级的九章冕服,明代时由宗主国中国赐予,其制为:上衣青色,装饰五章,龙在两肩,山在背部,火、华虫和宗彜在两袖,此三章每袖自上而下各三;下裳纁色,装饰四章,藻、粉米、黼、黻,每章各二,另有大带、蔽膝、佩、绶等配件。王世子亦曾获赐七章冕服。大韩帝国时期,国王高宗称帝,遂改为皇帝等级的十二章冕服,大体依照《明会典》皇帝衮冕的嘉靖八年制度设计。而日本,就是东洋,随着遣唐使的派遣,冕服很快传入日本。在文武天皇大宝元年发布的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天皇在正式场合需采用类似十二章冕服的衮龙御衣。但在元正天皇养老二年修改后颁布的养老律令中,相关的服装要求又被删除,天皇在正式场合的礼服又恢复为传统白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