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又一年常规赛(1/2)
常规赛开始的两天,都没有马刺队的比赛,直到第三天,联盟才在达拉斯安排了一场“牛马大战”。
马刺队的赛程里面,去年是揭幕战的“华夏德比”,今年赶上“复仇之旅”,联盟总是能够轻易的找到各种噱头,增加比赛的关注度。
李冲霄本来以为又会遇到冷嘲热讽,但是库班和达拉斯的媒体都显得无精打采,让他做的准备都无用武之地。
上个赛季终于在季后赛里面翻过马刺这座大山,还历史性的进入了总决赛,结果却成了“闪电侠”韦德的垫脚石,成就了对方的威名,这给小牛队的创伤到现在都还没愈合。
虽然“黑哨”的说法吵吵嚷嚷了一个夏天,但是总决赛的硝烟早已平息,结果无法改变。
木已成舟,是非恩怨只能留给后面的人评说。
也许过个十几年后,球迷们翻开历史,只会看到一行行冰冷的数据。
在这样一种气氛之下,比赛打得有些平淡,小牛是有些无精打采,没缓过来,马刺这边是试验新战术,比较谨慎。
两队的球员倒是比较认真,但是已经不像之前季后赛里面那么剑拔弩张了。
马刺队这边最活跃的是邓肯,新战术主要是根据他现在的身体特点来制定的。
邓肯减重之后,不在固守三秒区,而是上提。进攻当中,也极少单打,而是档完人之后,找准机会就内切。
几个队友的传球都很不错,总能把球及时送过来,完成一次进攻。
邓肯的这种改变确实出乎了埃弗里·约翰逊的意料,常规赛开赛前,他一直忙着安抚球员的心态,制定新赛季的计划和战术,没有研究马刺季前赛的录像。
看到邓肯的改变,他大概了解了这位前队友现在的状态,不由得心里一阵唏嘘。但是该动手的时候,他也不会手软,很快迪奥普上场,专门防守邓肯。
进攻中有些受限,邓肯并没有选择继续单打,开始在策应中展现他的篮球智商。
作为球队在内线中转的轴,他继续为队友制造各种机会。
在邓肯让出内线并带走防守人之后,帕克的突破能力得到展示,他一次又一次的杀入禁区抛投得分。
至于李冲霄,在这段时间里面就是配角,作用就是替队友拉开空间和投中队友传出来的球。
半场比赛过后,场上的分差还不算不大,马刺队的新战术虽然打了小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后者也是经历过总决赛洗礼的球队,自然不是纸糊的。
经过主教练的几番应对和调整之后,小牛队渐渐度过了第一节的一些慌乱,适应了马刺的节奏,场面上开始有来有往。
带在9分领先优势,马刺开始了下半场比赛,第三节比赛双方在拉锯战中谁也没占到便宜,两队的实力非常接近,不但主力相差无几,吉诺比利和斯塔克豪斯分别带领的替补阵容也是势均力敌。
关键的第四节比赛中,小牛队抓住邓肯攻坚能力变弱这一点,加强了内线防守,企图遏制马刺的攻势。
在小牛队变阵之后,马刺随之把进攻的重心转移到李冲霄身上,他在接线来的回合里面,拿球连续单打约什·霍华德,5个回合里面命中4个,全部都是运球晃动之后的中投。
正面强投,后撤步,突破急停跳投,他把夏天苦练的本事,一一展现出来,很快就帮助球队把分差拉开到13分。
小牛又像上个赛季一样,开始对李冲霄进行包夹。
开始的两个回合,李冲霄并没有听从bō_bō维奇的吩咐,遇包夹就传球,而是试验起自己单打技巧。
时间差,这是他通过分析录像,得出来对付包夹的关键点。
球队和战术是一个整体,但是球员是个体。
球员的身体素质、防守习惯、防守经验这些都不同,在对付同一个球员的时候,不仅防守动作会不同,防守时机的选择也会有区别。
比如在对付科比的时候,鲍文更多是用经验预判,防守中也是以缠斗为主,突出一个“黏”字。
而李冲霄身高臂展都有优势,身体素质也比对方强,他除了继承鲍文缠斗式的防守方式之外,更多的侧重点在于身体对抗,利用反应和速度堵对方的进攻,就像是在硬“顶”。
而当两个顶级防守人联合一个球员时,并不一定会起到1+1=2的效果,也有可能互相干扰。
不同的防守动作,不同的判断,都会对队友造成影响。比如抢球抢到一块去了,或者横移挡住队友,给对方留出了突破路线。
所以好的单防球员,不一定是好的协防者。
这种防守中的互相影响,会导致防守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有经验的进攻球员,就能抓住这样的一个防守漏洞,打一个时间差。趁着对方的防守没有跟上来,完成下一个动作。
比如这场比赛,个子矮的特里过来包夹,李冲霄晃动之后,选择从他头上投篮,正好可以利用他挡住约什·霍华德的封盖。
当然,也不排除有配合默契的组合,防守配合的连绵不断。
不过联盟的历史有很多年了,像活塞队的双华莱士这种单防协防都能配合的极好的组合,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遇到这种,除非传球,否则就只能强投了。
李冲霄又不是科比,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在小牛队明显把防守重心转过来之后,他在bō_bō维奇的黑脸之下,开始改变打法,不再追求高难度的进攻方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