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度扩军(1/2)
荀彧忽然问道:“主公,此次伐荆失踪士兵应如何处理?”
“失踪?”刘璋听到这个名字,忽然想到后世一部叫做《集结号》的电影,想到战死沙场的九连的兄弟们因为种种原因被定性为失踪,家属受人嘲讽、遭人唾弃……
“所有失踪士兵一律按阵亡办理,抚恤金全额发放、烈属享烈属待遇!”
荀彧道:“可是……这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这些士兵真的阵亡了也罢,若是做了逃兵,岂不……”自古以来,阵亡和失踪是两个大相径庭的概念,阵亡者乃国之英雄,受人敬仰,抚恤丰厚;而失踪则几等同逃兵,受人唾骂不说,抚恤不可能有,甚至家人还会因此获罪。
刘璋抬头看了看屋子里的人,坚定的说道:“我们益州军没有懦夫,没有逃兵,只有慷慨赴死的英雄……”
又道:“我知道他们的尸首没有被找到,但这又什么关系?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水战,士兵穿着厚重的铠甲,一旦落水,如果抢救不及时、水性较差,都可能溺水而死,这些士兵的尸首不可能全部打捞起来;比如攻城之战被滚木擂石砸的面目全非,难以辩认……这些士兵为了大汉百姓战死沙场,相比他们的付出,这点抚恤金算的了什么?不能将把他们的尸体带回来已经是我的罪孽了,如果我再计较这点抚恤金,那我将此生难以心安!我知道这些人有可能还活着,有可能胆小怕死做了逃兵,甚至有可能背叛……可是我宁愿相信他们是阵亡了,大家知道我益州对阵亡与失踪的抚恤差距何其巨大,如果我们按失踪处理,是可以省下一点钱,但他们若真的阵亡了,那以后我们在九泉之下何以面对他们?一旦按失踪处理,家人得不到应有的抚恤不说,还会受到邻里的误解、冷落、嘲讽,让他们生活在巨大的阴影之中。我在这里定条规矩,从现在起,除非有实质证据证明失踪士兵逃亡或投降,否则一律以阵亡处理!”
徐晃等军中将领不约而同的站起来,深深的向刘璋拜了三拜,徐晃眼含感激的道:“主公仁义无双,晃代全军将士感谢主公厚恩!主公此举大大解决了士兵的后顾之忧,末将相信只要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将士们的士气必然大涨,必将大大加强全军将士的凝聚力!”
刘璋摆手道:“这些士兵慷慨从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家人能平平安安、衣食无忧吗?如果我连这一点都不能做到,还怎配做这个主公?”
荀彧立即明白了,其实和千金买马骨一个道理,相信刘璋这一决定被广而告之并且实行后,全军将士必定对他死心踏地。然而他心中却不免有些担心,此举会不会让士兵心存侥幸,一旦作战不利,他们会不会逃跑、甚至投降敌军?只要不被抓到,家人就不会受到牵连,还能享受到官府的照顾,而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光荣的“烈士”。不过他没有提出来,否则在场这些军方将领还不得把他给咬死啊?这些带兵的可是一个比一个护短,手下的兵马就跟他们的手足兄弟一样,就如刘璋所说,失踪士兵可能投降、可以逃跑了,但他们同样可能阵亡了,如果以失踪处理,对他们太不公平了,而这些带兵打仗的绝对不愿意看到。
刘璋很了解荀彧的担忧,笑道:“文若大可不必太过担忧,所谓保家卫国,百姓从军首先想到的是保卫家人,而后才是为国家战斗。后方的家人是士兵永远的牵挂,是难以割舍的,为了家人,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一旦选择了放弃,那他们的余生都将东躲西藏,和家人天人相隔!”咳了一下,又道:“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太大意了,必须在军中大力宣传,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军人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而战斗……”
恢复生产、振兴商业这些事情,刘璋不太在行,也没胡乱插手,放手由荀彧处理。离开荆州时,荆州刺史蒯良也呈上了一折复苏经济的报告,刘璋已经同意实行了,这会儿他将折子交给了荀彧,让他过过眼,算是取长补短吧!
最后讨论的是整编部队。现在益州军,不,现在再叫益州军已经不合时宜了,因为刘璋的势力已经覆盖益、荆二州,触角甚至已经伸进了扬州,应该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才是。刘璋笑着告诉手下这群干将,什么名字也不取,他身为大汉宗室,手下军队自然就是汉军!但是,眼下虽说大汉皇威沦丧,诸侯纷纷自立争霸,没有人将年幼的汉帝放在眼中,然而除了黄巾余党,没有那个诸侯公开反对汉室皇权,表面上大小数十路诸侯仍是汉臣,每一支军队都是汉军。当然了,不管刘璋怎么给自己的军队定性,在诸侯眼中,他这只军队只有一个标签——刘璋军!汉军只是皇帝身上的新衣。但是荀彧等一帮子文武却很认同刘璋的话,把刘璋奉为正统,把自己置于正义的光环之下,其他诸侯自然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以杀之,虽然其他诸侯眼中这是一种手段,是自欺欺人、蒙骗世人,可是普通百姓却不会这么看,他们只知道刘璋的的确确是大汉宗室,随着刘璋的势力和影响力的扩大,在普通百姓眼中,刘璋就代表着大汉皇室!
刘璋军现在共有兵马四十一万,其中超过一半是降兵,这些降兵士气极低,而且大多是刚刚拿起武器的农夫,如果不想他们在战场上被人屠戮,成为别人晋升的工具,必须要对他们进行长时间的、严格的、系统的训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