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部分阅读(3/6)
你们如果还不识时务,妄作无谓顽抗,我天兵发威,动用五百蛮雷,城池齑粉矣!但是本丞相体察圣意,念及城中无辜百姓,故而再一次奉劝尔等叛贼,速作定夺,悬崖勒马,举旗投降朝廷。如此,不仅可以减轻杨氏一门反叛罪孽,亦可自保性命,家人团聚,岂不美哉?”叛军已经被吓破了胆,一时间没有人回话。经过短暂沉默,叛军看到从官军阵地上一个长管口又有火舌喷出,叛军知道厉害,急忙蹲下身子,用手指头塞了耳朵,等待着有什么事发生。由于叛军都不敢睁着眼睛看,只能够凭着城墙的剧烈颤抖来判断城池是不是还存在。城墙剧烈的颤抖维持了一阵,停下来了。叛军感觉城池还存在,自己也还清清楚楚地活着,于是小心翼翼把身子站直,睁开眼睛看看城外发生了什么。咦,也没什么,城墙还好好的,城外不远的淇河还好好的,官军阵地上也是老样子。无意间,城墙顶端的叛军把目光投向了城门口,这一下好,可把他们吓坏了:只见城门似乎已经不见了,从城外到城内已经变成一道豁口,城门两边的城墙也垮了一部分。至于是不是已经死了一些人,这个问题却没有谁去考虑。
叛军阵地上终于变得鸦雀无声,城外和城墙上再也看不到有人走动。下面的事情又变成官军单方面的自由行动了。要知道平叛军怎么样攻破綦城,且看下一回。
第177回 平叛军占领綦城
第177回平叛军占领綦城
上一回说到,平叛大军神炮营一阵火炮将淇河大桥桥头的铁栅栏打飞,接着又把綦城北城门一阵火炮轰塌。顷刻间,叛军苦心经营的綦城城防设施失去作用。叛军恐怖了,屁滚尿流从綦城匆匆撤出,向着綦城南部的楠木山一带撤退。
现在是平叛军从容渡过淇河占领綦城。由于没有船只,只能够想办法从淇河大桥通过。前面已经说过,为了阻止政府军攻城,叛军将淇河大桥上的桥梁和桥板全部撤掉,只剩下间隔三丈余的六个桥墩。怎么样过河呢?作为一支正规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都有办法。在一位百夫长的指手划脚指挥下,四五辆连着的车辆向着桥头推出,连车上装载着三四丈长的杉木。杉木虽然有三四丈长,但是怎么样让杉木架上桥墩呢?有办法。只见战士们把两根杉木接起来,相接处用绳子绑紧,然后推动车子上的杉木,让六七丈长的杉木利用重力平衡原理向对面的桥墩伸出。当杉木的尖端到达对面桥墩,解去绳索,放下杉木,一根杉木就被架在河岸与第一个桥墩的上面,成为第一根桥梁。用同样的办法,几根杉木桥梁架成了。有了桥梁,战士们可以抬着杉木走向桥墩。当杉木铺成的桥梁架成,铺上木板,车辆就可以从桥上推进。用同样的办法,一座淇河大桥架成了。
平叛大军跨过淇河大桥,顺利进入綦城。此时綦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平叛军在綦城驻扎下来。满朝荐召开了军事会议,对目前战局做了分析。军事会议上,由于马千乘对播州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对杨应龙的军事部署也几乎了如指掌,马千乘把叛军的兵力部署及防务情况向满丞相等高层领导作了详细汇报。马千乘说,鉴于目前叛军杨朝栋部已经被神炮营炮火的强大威力所慑服,叛军不敢轻易出击,只能够依靠险峻地形和山寨固若金汤的防御设施以求固守。(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问题是,像楠木山、羊简台、三峒、金筑、凤凰山、狮子山等山寨都处在地势奇险的山崖,神炮营大型火炮的射程难以达到,但是要把大型火炮靠近至有效射程发射又很难,因为根本就没有可以行驶车辆的大路。所以要攻占这些山寨,必须依靠智谋和勇力。马千乘说,在所有叛军盘踞的地段,遍布着数不胜数的山寨。马千乘举例说,仅仅在楠木山一座山上,就有四十八个山寨。这些山寨经过杨应龙的苦心经营,都变成了民居和军事城堡两用的设施。和平时期,山民是农夫;一旦有外敌侵扰,农夫就变成了兵士。目前虽然山民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朝廷官军,不想跟朝廷的官军作对,但是他们被叛军牢牢控制,不参加战斗也不行。马千乘说,目前我们首先必须攻下的就是楠木山的四十八个山寨。问题是,现在的楠木山四十八个山寨全部被叛军杨朝栋部所控制,要攻下这些山寨很不容易。
参谋团的官员们也纷纷发表意见。一位重庆府官员说:“说到山寨,一些人也许觉得它不过是一些对土匪侵扰有一定防御能力的村寨,有围墙,大门。围墙上也许还有箭眼。这样的村寨不仅我们播州有,在我大明朝的所有偏僻山区都可以看到。问题是,这里的山寨跟我刚才说的村寨有很大不同。就从围墙和寨门来说,这里的围墙不是仅仅为了对付几个或者数十个土匪,而是完全可以当作军事城堡使用的。官员们也许听说过海龙屯?海龙屯是播州最典型、最有名的军事城堡,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其他地方的山寨防御设施都是以海龙屯为榜样,有两丈多高的围墙,围墙顶部建有哨棚和敌楼。既可以用于放哨,又可以通过敌楼上的箭眼向外射箭。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敌楼向城外投掷石头和其他伤人器械。至于那寨门,可以说是坚固无比。如果要用人力砸开寨门,几乎是不可能的。
参谋团另一位董参谋详细介绍了山寨内部的防御设施。董参谋说:“两年前鄙人曾经陪同杨应龙巡视过一些山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