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阅读(6/6)
集到县政府门前的时候,已有五千多人,盛况空前。新任县长方云命令县保安队、县民团出动维持秩序,避免发生惨剧。最后是方云站在县政府大门的青石阶上发表了最简短的讲话:“保证每个付出劳动的人都有饭吃!”然后是请大家回去,他保证做到今天所做的承诺。
人群在复兴党党员的带领下,渐渐散开了,明显是很多人脸上都带着希望的憧憬。
看到这样的情形,方云内心的触动非常大,长久的混乱使得人们非常渴望有安定温暖的生活。从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中,他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方云先是调整的县政府机关重要部门的领导,让何凯、王文宾等人进到各个要害部门中担任首脑;申请撤销县保安队的建制,成立县警察局,并由新成立的县警察局负责县城的治安防范和打击犯罪的工作;护国军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县城的安全防卫,防治匪患。至于黔军驻扎在桐梓的那个连,方云基本上当他们是空白的。
对于在桐梓成立县警察局,遵义议会并没有同意,因为按照大汉帝国的标准,警察局是市级城市才允许设置。结果方云把报告送到了贵阳。
王家瑜拿了报告,就对侯敬儒说:“这位复兴党党魁的野心不小啊,敬儒,你怎么看?”
侯敬儒呵呵地笑道:“军座已胸有腹案,何用卑职操心?”
“哈哈,只是一个小主意吧了。这份报告我打算同意,不过呢,这个警察局局长要有力军来担任,你认为如何?”
“正和我意。方云要求解散保安队,那么他的保安队队长之职自然会被取消,对警察局局长这个位置,估计他也准备有人选了。”侯敬儒笑了一下,“对他我们也不能太迁就了。让他在桐梓搞点事情,就是为了吸引三民党和中央军的注意力,以掩饰我军的整编。主席,不如索性再放宽点,让他负着黔北一带的剿匪好了。”
“不怕他尾大难掉?”
“不到两千人马,不足为惧。”
“好,就这么办。为了显示诚意,把那一个连的部队也收回来吧。”
“甚好。”侯敬儒赞道。
不久,遵义议会通过了在桐梓筹建警察局的报告,并任命王力军为首任局长,农历春节过后走马上任。
对于这个结果,方云惟有接受,但是拿到黔北的剿匪权以及驻扎在桐梓的黔军撤走,又让他有点意外。他灵敏的嗅觉感受到了这些事情背后有阴谋的味道,他在心里暗暗发狠:“现在还不知道谁在玩谁,走着瞧。”
过了将近一个月,马上就是农历的春节了,桐梓县新政府班子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贵州省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也适时地发放下来。
对于复兴党的招兵工作,方云考虑到桐梓县财政的承受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补足人数。挑选得很严格,年龄全是18岁至28岁的青年,绝大部分人还是从复兴党党员里面挑选出来,青年学生居多。这样,护国军就有了1500人,一共编成了两个营十个连。部队设置带有革命军的特点——设有政治委员,以用来负责部队的党的政治思想工作。这一职位由何凯担任。
对于天门洞基地的建设,方云的督促一点都没有拉下。他利用募捐和悦来酒楼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投进去,他的想法就是尽快让基地具备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被淘汰下来的士兵和一些有经验的青壮年农民,编成两个农垦连,专门负责到天门洞基地的河谷里面开垦农田、种植农作物。而对于正在筹建的县警察局,方云颇为用心,原保安队的队员经过精心挑选后,只留下了20人,然后他又补充了30人,就形成了一个五十人规模的警局,任命钟羽为主管刑侦治安的副局长,在王力军到任之前,构建起框架。
护国军(民团)已经是属于了帝国预备役部队,帝国财政部和地方财政对各级民团有一定的军饷补助,但总的来说还是要靠民团驻地的地方财政支持。因此帝国国防部允许这些最低层的准军事组织拥有自己的称号,如“林家军”、“清远队”等等,包括服装、枪支弹药的军事物资都要自己筹备,所以这些民团的服装装备也是千奇百怪。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后,桐梓的气象为之一新。
桐梓在方云他们的治理下,开始井井有条,税率定得比较合理,实行各民族平等互助的民族政策,实行新的土地政策,重新划分了土地。
正如他总结的一样,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
因此,方云带领的县政府在重新划分土地的时候,没有搞一刀切。凡是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某块土地是属于自己的土豪富绅,方云依照大汉帝国的法律,把土地归还给他们,只是收取了适当的管理费,这让那些土豪富绅感到很满意;对于无主的土地,方云他们分到了老百姓手上,县政府出资,鼓励种植农作物来取代罂粟的种植等等。但对于其他的森林和荒地,只要是在桐梓县范围的,没有经过县政府的批准同意,一律不允许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