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进城(1/2)
漠北易俗,部落长让自己部落的人将生活习俗完全抛弃,因为那是适用于漠北流亡的。
一开始有点不适应,部落的人们后来发现现今这个朝代生活习俗卫生而且美观,很快就爱上这种生活方式。但后来有孩子骑马因为穿汉服摔下来,部落长才省悟过来,万事都不是完美的。他叫人将汉服和部落服改了组合,骑马就会好多了。外观还是汉服样子,只不过袖子变窄了,少了飘逸多了遒劲。
部落长来到湖边棚居,孩子们正在读书,每个人都读的那么认真,都没发现他来了。部落长站在孩子们后边,不忍心打扰他们,正准备走,一奶声奶气的声音传来。
“部落长爷爷,你来看我们吗?”
所有孩子都回头看,部落长脸上惊讶之余,对孩子们大加赞赏。特别是朴素青衣孩子。他才四岁,因为好奇,也加入读书认字的大孩子行列。
那个朴素青衣孩子对于部落所传授的汉字非常感兴趣,凭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他学得很好,认字非常快,掌握的居然比十五六岁的部落孩子还多。
虽然是这里的孩子里面最小的,每天问问题也最多。
教学的启蒙人是见多识广的部落长老,人称百事通。
刚开始百事通爷爷还耐心讲解,结果这个孩子问个不停,有的荒诞,有的奇葩,惹得所有孩子都笑了。更可笑的是,百事通所见所闻也是半桶水,有时答不上来,尴尬满面,对这个孩子是又爱又恨。
部落长召集部落中年老的,说了郡城里要选少年人才,叫部落孩子也去,等战事一起立战功,众人都应到:“诺。”
部落长吓一跳,大人们学汉习俗得挺快的嘛,现学现用。随后,部落长将一枚圆铁牌交给百事通,叮嘱道:“这是通行证,进城用的,千万不要弄丢。”
当大人们告诉孩子们要去城里应选时,孩子们是欢呼雀跃的,仿佛是城里玩,而把应试似乎被抛在脑后。所有的孩子都在谈论城里有多少玩的·吃的。然而,那些都是部落里的百事通爷爷说解汉人习俗惹的,每个孩子心里对城里充满向往和憧憬。
出部落南门,便是一片不大的草地,绿草如茵,吹面不寒杨柳风。百事通装模作样吟诗曰:“阳春三月行,陌上草色青。此番郡城去,唱歌快旅情。”
等百事通唱完,奶娃就随后接唱:“啦啦啦啦啦··········”其他孩子见状也跟着唱::“啦啦啦啦啦·······”
百事通一脸无奈,但孩子们高兴就好。百事通领着孩子们唱歌望着郡城而去。好一会才望见城门,巍峨如山,上书大字上党郡,城门楼碧瓦飞甍,宛如鸟之翼展。
百事通一干人刚到城下,就被盘问,好在有通行令牌,才被放行。
郡城之东,校场人潮涌动。而校场之东,又有木高三丈,上有短横,横木垂着红色长窄的红帷。
雨季将要来临,东南信风渐渐盛,红帷随风柔柔飘晃,仿若水底之草轻轻招摇。
相同的旗帜廿余杆,一字排开,迎着东南信风舞动。
校场上空呐喊一伏高过一伏,空气都被呐喊震动得嗡嗡作响,云层振的如一圈圈水波涟漪轻轻匀开去。
选手区域已集合各方翘楚,均已整装待发。
观众区域都是各方父母宗族,不断呐喊以助己方威。
部落长带着部落孩子来到校场,进了辕门,便望见高耸的红帷旗,飘飘荡荡,真是壮观。
部落长也与孩子一起惊呼赞叹起来。
“大哥哥,那么高大的旗杆是怎么竖起来的?”朴素一脸天真问。
“这当然是大力士放上去的,对吧?百事通爷爷。”一个大孩子按自己理解说了又把问题抛给百事通。
“这个······“百事通一脸着急,暗到:这帮小屁孩净问我不知道的,不行,我得转移话题。
“你们功课写好了吗?”
“作好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好,我先帮你们选个好场地,我走了。“百事通拔腿就走远了。
朴素青衣孩子很着急,问题还没解决呢。但百事通早就跑远了,只好随大部前行。嘴巴嘟嘟的,满脸的不高兴。
“看到了吗?那群漠北袍泽也来了,不就是红帷旗吗,见到了居然这个样。真是没见过世面。”城里有人不屑地嗤笑道。
“此言差矣,漠北之人从未见过此物,惊讶也是情理之中。”一个儒雅的公子纠正道。
“公子,别跟这些愚昧的人厮混聊,咱走远点。”儒雅公子的丫鬟怒道。
“不可,君子和而不同,我就在这了”儒雅公子道。
“公子·~~~”
“好啦,别说了,你要是真的不喜欢,你可以自己走远点吧。”儒雅公子道。
“公子不走,我也不走”丫鬟妥协了。
大选之初,便是应对境遇之决策之考,也就是决断。
东面校场是观众席,此时议论纷纷。
“看到那个紫色衣服少年了吗?他就是上党郡最负盛名的赵邯,子退之,祖籍上党郡涿鹿县。曾经帮邻居解决水纠纷,是个人才。“
赵邯,今方六岁,那年才五岁,有急智。邻居王氏,宗族里是势单力薄,与人共用一口井。宗族共用者欺他人丁不旺,分井时只给碗口大,而取水之桶大,难下井汲取水,没水如何生活,就回家痛哭。赵邯在外游玩闻其事,入屋耳语几句,王氏当即止哭。对其策应诺付诸实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