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宛城难五(2/2)
,忍不住骂了张绣一句。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多想想将来比较好。
贾诩换上一件粗布衣服,又从地上抓把灰,把自己抹得连张绣都认不出来。简单的易了个容后,他混在惶惶不安的百姓中,静静等着曹操破城,然后浑水摸鱼的出去。
张济生前待部下很好,张绣打着给他雪耻的旗号,让许多将士奋身而战,舍生忘死。而曹军明显是仓促应战,特别是在他们知道打这场仗是因为一个如此荒唐的原因后,更是士气低落,一度濒临溃败。
幸好,他们这一军的军司马是于禁。于禁一马当先,杀敌在前,又果断地砍了几个后退逃跑的士卒,大大地稳定了军心。他领着兵马且战且退,慢慢地朝本营去,一路上还收编了不少其他部溃逃的士卒。
路过一处村庄时,于禁发现了一队趁乱烧杀抢掠的青州兵,不顾对方是自己人,率部追着他们打。
青州兵大多都是由黄巾贼改编而来,是曹操在占领青州时建立起来的一支骁旅,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但因为之前的身份,青州兵在打仗时常常打家劫舍,摸点油水。曹操对此一般是半管半不管,除非做得太过分才会责罚。
那几个青州兵被于禁打得怀恨在心,逃跑路上遇到了前来支援的夏侯惇,恶人先告状,说于禁也造反了。
有着张绣“珠玉在前”,夏侯惇现在一听到“造反”两个字就火大,闻言就要去砍人。
郭照跟在曹昂身后,见状赶紧策马拦在夏侯惇身前:“元让叔,阿清听闻于司马赏罚分明,治军严整,是大将之才。叔父不能因为一面之词就定了他的罪啊。”
曹昂也道:“子修和于司马并肩相战过,他绝不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之人。”
夏侯惇一时的怒气过去了,冷静下来细想了一通:“你们说得在理,是叔父太冲动了。”
郭照手中□□一挑,将一个青州兵马背上的包裹挑落在地,从中滚出了一地的珠宝。她冷笑道:“于司马造反?我看造反的是你们吧。”
那几个青州兵脸色一白,扬鞭就跑。
夏侯惇气得破口大骂,吩咐左右道:“追上他们,无论生死都给我带回来!”
张绣军本就人数比曹军少,战力也没有曹军强,只不过占着偷袭的名头打得猝不及防,才暂时占据了上风。待各个阵地反应过来并站稳了跟脚,他们便露了颓势,开始一步步的退败。
到了第二日的下午,曹军不仅打败了张绣军,还反攻入了宛城,生擒了张绣等人。
曹操从郭嘉那里知道了贾诩的存在,稍加逼问就得到了张绣的肯定,便立即派人去找。结果却是人去楼空,连根毛都没见到。他十分的惋惜,但也无可奈何。
在曹军开始反攻的时候,郭照就脱离了部队,和曹丕曹彰一起蹲在城门外守株待兔。以贾诩那个谨慎的性格,她可以肯定对方要跑路,以防曹操万一把他杀了。
果不其然,当宛城被攻破时,一群难民从城里涌出来,四散着逃命。其中有一个弓腰驼背的老汉,虽然尘灰满面,但神色不慌不忙,一点也为这突然而来的灾祸所动。
曹丕和曹彰都知道他们此行是为了干什么,见郭照一直盯着那人,福至心灵的包抄了过去。
成功出城的贾诩忽然眼皮一跳,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的直觉向来很准,让他略有些紧张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想了想,贾诩不打算跟着难民走了,而是拐进了一条小道。
郭照看准时机,精确无误地扑过去,倒在贾诩面前。
贾诩看了她一眼,抬脚跨了过去,面无表情。他这辈子见过太多的死人,早已是心冷似铁。
可,就在那么一瞬间,他听见那个女孩呢喃了一声“父亲”。
出于种种考虑,贾诩从来没有把家眷带在身边,所以他的小女儿出生至今,他一面也没有见过。
贾诩停下脚步,走回来,打算看看那个女孩怎么了,并在心里告诫自己,下不为例。但他刚弯下腰低下头,脖子那儿就传来一阵剧痛,然后便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昏过去前,他想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自己以后一定要记牢这一句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