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1/2)
感谢烟柳的书评,私下里许多鼓励的话令我备受鼓舞,感谢。
大侠虽随江湖远此处仍有拎刀人
--------浅评《风情雪义》
评书人:绝色烟柳
作品链接:/book/2436417.l
阅读章节:1~~13章
评语:结构宏大取胜焦头烂额奈何
字数:2100余字
闲谈一
据说:喜欢写的人,心思比较细腻;喜欢写推理小说的人,头脑比较睿智;喜欢写玄幻的人,性情比较飘逸;而喜欢写武侠的人,胸襟比较豪壮……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多少有些道理。
看来作者应是一位胸襟豪壮之人了。
正题二
a、书名
较好。
中规中矩的武侠书名。
“风情”更多的意思应该指的是:如风一样的情,来去飘逸,潇洒自在。
“雪义”也应该指的是:如雪一般的义,晶莹剔透,一尘不染。
情为我所情,义为我所义,可以饮血,可以醉酒,可以高歌,可以痛哭。
b、封面
较好。
白雪、青锋、红披风,醒眼夺目,凛凛威风
c、简介
一般的一般。
或许这与作者对目前小说构思和存稿有关。
d、正文
1、文笔
络写手中的佼佼者,比大多数大神的文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是一位饱读书籍之人,尤其在武侠如金庸小说方面,肯定认真读过不少。
2、修辞
虽然现在无数写手根本不在乎修辞,用到了卯,无非“比喻、描白、借引”而已,但能看得出,作者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
读作者的小说,确有一种文字绚丽的感觉,那是因为作者不仅眼界开阔,面面俱到,而且有许多修辞手法,并储有大量的显得如此摇曳多姿,精彩纷呈。
3、情节衔接
小说都是有一个一个情节串联起来的,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有时就是一个大问题。
衔接的不好,如鲠在咽,不吐不快。
但作者的每一个情节都衔接得都很好,一气呵成,即便埋下伏笔,也是顺理成章。好生佩服!
4、人物
人物上场,井然有序。就算没做到栩栩如生,也大致轮廓清晰——或许因我只读了十几章的缘故。
以一人之笔力驾6、谬误之处。
a、引用原句:秋风凄凉,凛冽的寒风扫过孤寂和萧瑟。”
已经是“秋风凄凉”,又来“凛冽的寒风扫过孤寂和萧瑟。”
个人觉得:画蛇添足。
b、引用原句:“一条古道如长蛇般蜿蜒伸向远方,自城门戛然而止。”
“一条古道如长蛇般蜿蜒伸向远方”
视角应该是在城这边,往远处看。
“自城门戛然而止。”
视角应该是从远处往城这边看。
个人觉得:既然“伸向远方”,又何必“自城门戛然而止”。
c、第七章,“辟邪剑谱”有好几处。
如此小毛病颇多,或许是作者修改比较频繁,也没什么大不了。(算我吹毛求疵吧,勿怪。)
e、建议
1、能把一句话的意思精准地表达出来,就已足够,过多的辞藻反而弄巧成拙。这一半也归于17k的版面字迹排版太小,稍微一段多几个字,就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2、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人物或伏线,凝炼猪脚,就算自己刻画很好而舍不得杀掉的人物。(估计是行不通了。)
3、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坚持下去。6、谬误之处。
a、引用原句:秋风凄凉,凛冽的寒风扫过孤寂和萧瑟。”
已经是“秋风凄凉”,又来“凛冽的寒风扫过孤寂和萧瑟。”
个人觉得:画蛇添足。
b、引用原句:“一条古道如长蛇般蜿蜒伸向远方,自城门戛然而止。”
“一条古道如长蛇般蜿蜒伸向远方”
视角应该是在城这边,往远处看。
“自城门戛然而止。”
视角应该是从远处往城这边看。
个人觉得:既然“伸向远方”,又何必“自城门戛然而止”。
c、第七章,“辟邪剑谱”有好几处。
如此小毛病颇多,或许是作者修改比较频繁,也没什么大不了。(算我吹毛求疵吧,勿怪。)
结束语三
我读了十三章,感觉结构宏大,人物众多,伏线亦多,将来各个人物都必有一定的戏份,不容易掌控,况且这十三章或许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故事还没开始,还有许多人物要入书,因此,没有金庸先生的本事,很难写下去。
我想:就算暂时坑不了自己,但越到后面越难写,越会坑自己,因为要填坑啊!
假如没有大量的存稿就上传,是給自己添无涯之烦恼,犹如掉进了泥淖,虽然起身不得,但还能留气一口,抽搐两下,死不甘休。
按理说,已然签约,只等上架,但作者有多少存稿或情节构思,自己最清楚不过。
这样宏大结构的小说,如果不是厚积薄发,存稿优渥,真是叫人寝食难安,焦头烂额啊!
况且,近年武侠小说日渐式微,尽管好像有一二个大神在开武侠方面的新书,那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粉丝在手,不惧卖不出去,只不过成绩好坏而已,终究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托天柱以擎天。
这不禁让我想起唐吉诃德或西楚霸王,前者诙谐,后者悲壮。
祝愿作者能才情勃发,思涌如泉,把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
大侠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