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道理在于,是即不是,不是即是(1/1)
如来告诉阿难﹕你说用眼看见的事物就在你的面前,这并不就是观见本身是一个实体。
如果观见作为一个实体在你面前,你确实看到了,那这精确美妙观见虽然有客观存在的地方,却没有把这地方指示出来。
现在,我与你坐在园中,环顾四处的树林溪流和宫殿讲堂,前可见恒河,上可见日月,你正在我的座前,用手指点着,表示着……
这一切事物,昏暗的是树林,明亮的是太阳,阻隔视线的是墙壁,空阔的是天空——如此这般,以至于草木纤毫之物,虽然有大有小,但它们都有形有貌,都可以指示陈列出来。
如果观察所见也一定会出现展示在面前,你就能够用手把它指示陈列出来,指出哪样东西就是对哪个事物的认识。
阿难啊!你应当知道,如果无垠的空间就是观见,既然看到的事物已经出现在眼前,那么,什么又是空无呢?
如果事物就是所见所闻,既然所看到的巳经出现而显示出来,那么什么又是事物呢?
你可以仔细剖析万事万物,将那精确明白的认识的本体指示出来让我看看,看它是否同种种事物一样,可以分辨清楚。
阿难说﹕我现在坐在讲堂上,往远可以看见恒河,往上可以看见日月,用手所指示的和以眼所看见的,都是事物,并不是观见。
世尊,正如佛所说,我还只是一个研学很浅的修行者,即使是菩萨的智慧,也不能从万物万象之中将精确明晰的观见剖解出来,使其能离开一切相关联的事物景象,独立而另有自己的体貌特性。
(观音叹道:可见人类认识事物的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
佛主说:的确如此。
佛主又对阿难说:如你所说,并没有观见的自体,能够从事物景象中剖离出来,另有自身本性。
但是,你所指出陈列的这些事物现象之中,也并没有观见。
我告诉你,你与如来同坐在只陀林里,再看这些林园和日月等等不同的事物景象,肯定你不能从这当中指示出有精确明晰的观见;
那么,你能够从这些事物景象之中,指示出哪些不是观见呢?
阿难回答:我看遍了只陀林,仍然不能知道这当中哪些事物不是所见所闻。为什么呢?
如果树没有被看见,为什么又说看见了树?
如果树就是认识本身,那么什么才是树?
这样说来,如果空无不是观见,又说什么看见了无垠的空间?
如果空无就是观见,那么什么又是空无呢?
我又想到,仔细剖析辨明这些万物万象,它们无一不是一些精确明晰的观见本身。
(观音心中喝彩,说得多好。人的视觉看到客观事物,出现在视网膜,反应到脑细胞。脑细胞的记忆细胞是空无的还是看到物质的存留?)
佛主说:确实如此。
在座听法的大众,许多是初学修习的,听到如来这样说,都茫然不知此话道理何在了,一时之间皆惶惑起来,失却了平素常所奉行的修习之道。
如来知晓他们的心思正焦虑不安,于是生出怜悯来,他安慰阿难和大众们﹕聪明智慧的人们啊!我之所说真实不虚,本来如此,没有假话也没有狂言,不是像末伽黎议论四种不死的那种胡说乱议。
你们去沉思仔细思考吧,不要再哀怨忧虑了。
这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心疼会中大众,就从座上站起,顶礼如来,合掌恭敬,对佛主说﹕
世尊,大众们没有悟解到如来所说这两种精确明晰的观察认识都是客观世界演变的空间性质,其道理在于,是即不是,不是即是的唯物辨证法。
世尊,如果这些器物的形状气质以及一切空性,都是客观现象,那么,如果看见了,就应当有可以指出的对象,如果没有看见,就应当没有那些所可看见的一切。
大众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含义,所以惊慌无措,并不是他们的智慧根器浮浅不深。
恳请如来发慈悲心,引导大众明了,这些种种物质对象和这个精确明晰的观见本来究竟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在这中间,没有是,也没有不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