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人心险恶(1/2)
原来,当初刘伯温病了,朱元璋疑其有诈,便让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朱元璋明明知道胡惟庸与刘伯温不和,刘伯温生病了让胡惟庸去探望,这不是存心恶心刘伯温么?如果朱元璋真是关心刘伯温的病,为什么不让同为浙东派的汪广洋去呢?
胡惟庸听到朱元璋这个安排,也是有些疑惑。这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想借自已之手除去刘伯温?还是想以此试探自已是否有容人之量?
就在胡惟庸领受任务后、举棋不定之际,谭诚适时跑了出来,主动向胡惟庸进言。他建议胡惟庸,趁此机会送刘伯温上西天。不管皇上是出于什么目的,毕竟御医来探病,就代表是皇上指派的。如果刘伯温真的因此遭遇不测,那皇上也脱不了干系。此时对刘伯温下手,正是天赐良机。
可是胡惟庸不是有些犹豫,如果朱元璋真的事后追查起来,那怎么办?
这时,谭诚主动拍着胸脯打包票。他告诉胡惟庸,御医开药之后,他就坚持派人去抓药。而抓药之事,当然由谭诚亲自操刀。一旦将来皇上追查此事,他就承认是自已想报父仇,对药进行了调包。
至于自已跟刘伯温之间的杀父之仇,只要稍一调查,便能确认。这个事情最终就是,一个身负仇恨的小人物,借机毒死了刘伯温,报了杀父之仇,而胡惟庸最多负个用人失察的责任。
听了谭诚这话,胡惟庸默默地点了点头。其实他自已的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想置刘伯温于死地?虽说刘伯温现在赋闲在家,不问朝事,但其能力始终是在自已之上。万一将来哪天,朱元璋非要重新重用刘伯温,自已肯定会被他踩在脚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况且,胡惟庸也想好了后招。万一将来朱元璋追查此事,他可以立即制造一出谭诚“畏罪自杀”的好戏。只要谭诚死了,那线索就彻底断了,朱元璋就找不到任何指向自已的证据了。当然,胡惟庸的这个后招谭诚肯定是不知道的。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是朝着胡惟庸最期盼的方向进行的。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不仅对此事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是愈加信任自已。
候富贵、陈为俊、谭锦三人听了谭诚的自吹自擂,不敢不信,也不敢全信。反正刘伯温也算他们的仇人,死了就死了。只是这三人知道我与刘伯温相交甚厚,因此到了大陈国立即。
听说了刘伯温之死的个中曲折,我除了对昔日的这位老大哥表达了哀思,也只好感叹人心之险恶。想当初谭诚曾跟我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放下这段仇恨,谁知最终,他还是下了黑手……
正月十五过后,府上就开始忙碌起来。因为又要准备季貔与萱儿的婚事,思淑、兰儿与桃儿、杏儿几乎天天要在府上讨论一些细节性问题。反正这事儿除开她们几个操心,还有礼部的官员承办,我也就乐得当个甩手掌柜了。
当然,我这个甩手掌柜可不是天天闲着,因为我要与众位兄弟计划一下去龙头之事。这算起来,自从上次从龙头回应天,也快两年了。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工程进展是否顺利?在那个通讯极其落后的时代,咱只能亲自去看看了。毕竟那里有我和沈大哥投资的约三百万两白银啊!
我先与罗仁、陈定邦、吴成照、张天赐、陈维林、崔道远、赵忠义、丁德义、汤国栋、郑有功、柳怀镜等人开了个小会。我的意思是大家都窝在大陈国也不是个事儿,尤其是在龙头那边还比较缺乏人手的情况下,是不是让一部分兄弟带着家小直接去龙头定居?
我告诉一些还没有去过龙头的兄弟,要论生存环境,龙头比大陈国更加舒适。我甚至还明确表示,不排除将来我也会去龙头定居的可能。就算最终我无法抛弃大陈国、前往龙头,但至少我每年都要去龙头待上几个月的。毕竟从大陈国到龙头,比起从应天到龙头要近得多,也方便得多。
听说我将来有可能去龙头定居,众人均表示,不管是在大陈国也好,还是去龙头也罢,反正是我去哪儿,他们就跟去哪儿。
见众人都要求跟着我,我也是十分感动。我对郑有功、柳怀镜二人说道:“龙头那边尤其缺乏你们二位这样的人才,陈元贵、张怀德二人要负责咱们在龙头那么多兄弟及其家属的后勤保障,还有工程的协调、保障等工作,确实够难为他们的。我想你们带着先前那十多名居中人员去帮帮他们。”
郑有功、柳怀镜二人见我亲自点将,自然是没有二话说。不过陈维林倒是提出了一个我先前并没有想到的问题。他问我,刘善荣和唐世超老爷子都来了,那咱们以后还要不要炼铁?要不要造火药呢?
陈维林问出这个问题,我当然能够理解他的用意。毕竟他麾下的特战队都善使火器,而且特战队的好些装备也需要咱们有自已的炼铁队伍予以保障。
我点了点头,告诉众人,这炼铁和造火药一事,咱们必须得进行下去。别的不说,就是龙头那边的工程,都还得需要火药。
我这么一说,众人立即都想到了一个问题。龙头据说就是一个小岛,如果岛上找不到炼铁及造火药的材料,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另外,即使那里能够找到这些材料,由于岛屿面积不大,咱们想要建一处秘密基地,似乎也是十分困难。因此,众人建议这炼铁和造火药之事还是在大陈国进行较为妥当。
我当然同意众人这个意见。且不说大陈国比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