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关中乱战(1/2)
就在王保保进退两难之时,朱元璋的使臣李善长再次找到了王保保。双方再度重申了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协议,并约定一年之内双方互不用兵。
这个约定的确是一个双赢的约定。有了这个约定,王保保可以以不遵从调遣为由,向关中四军阀出兵,以求增强自身的实力。有了这个约定,朱元璋终于可以将当前的主要工作精力投入到对付张士诚身上了。
而在双方达成这个战略协定之前,也就是王保保刚刚征得元顺帝的同意,离开元大都返回河南之际,张士诚却率先行动了。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张士诚出兵攻打江阴。
张士诚此次出兵,也是在对元廷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张士诚认为,元廷内部的两大派系之争,因为孛罗帖木儿的被杀算是就此终结了。下一步,元廷必将对朱元璋用兵。
自己的苏北多地都被朱元璋抢走了,此时正是攻取朱元璋江阴的大好时机。拿下江阴,苏州北边的威胁将大大减小。而朱元璋因为受制于北边的元军重兵,必然不敢大规模驰援江阴。这样看来,拿下江阴的机率是很大的。
要说张士诚的这个如意算盘还是打得不错的。的确如他所料,当他的大军向江阴发动进攻的时候,徐达、常遇春的大军并未驰援江阴。但是,张士诚还是低估了朱元璋的能力。
当接到张士诚大军来犯江阴的紧急军情之后,朱元璋亲自挂帅,带着康茂才、郭英、郭兴等人水陆并进,立即驰援江阴。
朱元璋的大军还没到江阴,汤和、廖永忠、俞通海密切配合,给予了张士诚大军先锋猛烈一击,张士诚大军初战失利。
也许这些年张士诚的人是真的被朱元璋给打怕了,当先锋受挫,又听说朱元璋亲自率军即将到达江阴之时,张士诚的军队竟然开始撤退了。
朱元璋可不管这一套,见张士诚的大军撤退,立即命令各路人马从后追击。其中,康茂才的成果最大,他率军一直追到浮子门今巫山港、张家港一带,大败东吴军。
上次浙江战场围攻诸暨失败之后,张士诚的大军再没有对朱元璋发起过大规模战争。这次江阴战败之后,张士诚的大军再没有对朱元璋军发起过任何攻击了。自此,朱元璋在与张士诚的争霸赛中,已完全占据了主动。
而王保保那边,自从与李善长再度达成默契之后,也迅速掉头去对付关中那四支地方武装力量了。由于这四支地方武装不听自己调遣,王保保立即上书给元顺帝,狠狠地参了这四人一本。同时,王保保派出大军直逼关中,准备给这四人一点儿教训。
当然,关中的李思齐等人也不是吃素的。见王保保大军来犯,立即是结成攻守同盟,共御王保保的大军。与此同时,四人也分别向元顺帝上书,说王保保图谋不轨,意欲吞并他们关中的地方武装。
元顺帝前脚刚收到王保保参奏四大军阀的奏本,后脚就收到了四大军阀揭发王保保图谋不轨的密报。孛罗帖木儿死后,王保保一家独大,元顺帝本来就对他十分担忧。这会儿,王保保放着南边的农民起义军不去打,反而去攻打关中的地方武装,元顺帝自然是有些看法的。
一向懒得理政的元顺帝也不得不为此事召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以及也速、哈剌章等重臣商议此事。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因为王保保不肯帮他逼退元顺帝一事,已对王保保心生芥蒂,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说王保保什么好话。
而也速、哈剌章等人也认为让王保保继续做大做强,对中央的集权统治十分不利,纷纷建议元顺帝想办法削弱王保保的力量。
对于众人的建议,元顺帝是十分赞同的。但是,现在王保保远在河南,而且手握重兵,又如何能够削弱他的力量呢众人的想法虽然都很好,但也只能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经过众人反复商议,只能放任王保保与四大军阀混战。反正这些人都是有野心的,让他们自相残杀、互相消耗,对元大都方面是最有利的。至于南边的农民起义军,那就算了吧,还是先顾眼前吧
就这样,元顺帝对于王保保与关中四大军阀的混战来了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表面上的功夫,元顺帝还是做足了的。
他先是给王保保回了信。在信中,元顺帝先是夸赞了一番王保保,说他为了元帝国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紧接着,元顺帝在信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劝慰王保保,让他以大局为重,尽量不要与关中四大军阀发生摩擦。要把当前的工作重心放到肃清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军上来,不要干出一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站在元顺帝当时的立场,他对王保保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除了表扬加劝慰,他还能说什么他难道还敢在信中斥责王保保不成毕竟王保保的军事实力现在在元朝内部各集团中排名第一,元顺帝父子手中掌握的元朝中央军都比王保保的实力差了一大截。
而对于关中四大军阀,元顺帝也分别给他们回了信。元顺帝在信中勉励他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掉,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
元顺帝在信中告诉四大军阀,他已经派人给王保保送去了劝诫信,让他要以肃清农民起义军为工作中心。如果王保保不听劝诫,执意要吞并关中的各支地方武装,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