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回 浦东新区 谍情人员(1/2)
/p>
上海,浦东。/p>
/p>
在上海的地理范围内,有一河一江非常著名。一河指的是苏州河,以此河为界,将上海市区分为南北两块。一江指的是黄浦江,此江以东称为浦东,以西则称为浦西。/p>
/p>
在浦东开之前,一般人所说的上海,指的仅是浦西市区部分。因为浦东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郊县农村,相比繁华的浦西,浦东只是落后的代名词。因而上海人曾经流传这么一句顺口溜,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p>
/p>
进入二十一世纪,浦东改革开放迅猛推进,各种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在众多的建筑中,有一栋大楼最近也竣工投入使用,这就是气候调查局的新址。/p>
/p>
位于沪南路上的调查局大楼,地面层高十一楼,核心部分是在地下二层至七层。外表装饰平淡无奇,只是整座楼窗户很少。大楼外面有一圈高大的围墙,四周都有大片修葺精致的绿化,就连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也设计的很有艺术感。/p>
/p>
大门外挂的牌子是高新材料研究所,与里面这种格局倒也匹配。研究所嘛,一般都是需要保密的,在这工作的也是知识分子,格调高雅实属正常。只是位置略显偏僻,离商业金融等繁华之地较远。/p>
/p>
气候调查局在北京的大楼,原先就是一栋老楼,里面的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展和要求,经过上级的批准,新址迁往上海的浦东新区。/p>
/p>
一来北京这地方官员太多,知道调查局有一批能人异士,于是有些人小毛小病的,不去医院寻医问药,偏偏托人来找什么大师,调查局的日常工作经常会受到一些干扰。/p>
/p>
二来上海经济达,思想比较开放,所谓见多识广见怪不怪,即便生一些奇事,也很少有人大惊小怪。加之这里的科研综合实力很强,有许多工作可以得到支持与配合。/p>
/p>
陈起作为前期负责人,早早就带着一个工作组来到浦东,筹备和监督工程的进展。随着调查局大楼的启用,他正准备将妻儿接来上海居住。/p>
/p>
前些日子,局里接收了一名特殊对象,叫蔡大英。此人是境外敌对势力的头目,在大6地区建有一个间谍网。被国安逮捕后,蔡大英拒不交代问题,特别是间谍网一事,闭口不说。/p>
/p>
那些资历颇深的预审专家,用过各种办法,始终无法从他口中获取间谍人员的名单。无奈之下,想到调查局有异能者,或许他们可以有办法解决这难题。/p>
/p>
作为新址启用后的第一号任务,陈起立即调来几名右派异能者,都是擅长读心术和心灵感应的。折腾了好几天,催眠也好读心也罢,就是无法获取蔡大英脑中的情报。/p>
/p>
消息传到谭菊如那里,他也是茶饭不思,一脸愁容。偏偏这时大根突然现身,这又是让人头疼的大事。他只得汇报给上级领导,建议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大根进行全方位调查。/p>
/p>
这种没有可供佐证的调查,想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到的。按栾部长的意见,调查工作要一步步来,且先易后难,眼下可以先研究那根所谓的武器。/p>
/p>
众人正在磋商怎么对付大根,不料葛勇跑来通报,说是大根有要事找部长和局长面谈。/p>
/p>
在留置室里,大根通过天目,听到那些专家学者胡乱猜测,心中很是不屑。倒是栾部长和谭局长之间的谈话,引起他的注意。/p>
/p>
常规来讲,假如一个人意志很顽强,别人是无法获取他的真实口供。如果此人受过专门的反意念训练,刻意封闭自己的思维,普通的读心术也起不了什么作用。/p>
/p>
不过,大根觉得自己可以试一下。当即提出要见栾部长和谭局长,直截了当告诉他俩,自己有办法对付那个蔡大英。/p>
/p>
——————/p>
/p>
昨晚得知大根要来,陈起一夜没睡好,一早就来到办公室等人,精神显得很好。有大根出马,蔡大英这块硬骨头怕是扛不住了。/p>
/p>
八楼的副局长办公室里,大根刚显出身形,陈起立即道:“大根,你的事解决了吗?”/p>
/p>
大根摇摇头,“哪有这么快的,反正我都说了,报告也写了。他们想要调查,那就慢慢调查好了,我还是那句话,他们的做法就是猴子研究人类,笑话。”/p>
/p>
陈起不禁笑道:“虽然是气话,比喻也算恰当。好吧,我们还是谈谈蔡大英这件事,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或是准备点什么?”/p>
/p>
“不用。”大根摇摇头,胸有成竹道:“你可以安排一下,我想先去和他见个面。”/p>
/p>
陈起对大根还是很了解的,当即不再废话,直接陪着他来到地下五层的电磁监舍区。/p>
/p>
地下五层是监舍区,共有各种监房三十三间。这里的电磁防护和音像监控等设备,比起沧州研究所还要先进,当然,监房里的生活设施配置也比较高级。/p>
/p>
毕竟这里不是普通的监狱,关押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罪犯。留置在这里的,都是有特殊原因的人,他们的生活待遇还是有较高保障的。/p>
/p>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