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重逢在上海(1/2)
告别了大娘,我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这一次的目的地是上海,我没有选择坐汽车或者火车,而是以步行和马车为主,目的是探查敌情。我乔装成去上海寻找亲戚的村妇,一路走一路记,在穿越了敌人五道封锁线,半个月后我到了上海。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上海,1943年中日战争正处于白热化时期,全国抗日热情非常高涨,而我来到了上海,这个抗战最前端的城市。我曾经听青木哥无数次提起这个地方,他曾经说要带我来上海的,始终没有实现。
第一次来上海是为了找青木哥,急切的找人心情让使我并没有留心观察上海这个城市。而这一次,我要好好看看这座被日本人占领的城市,想想我们要怎么把它拿回来。
到了上海后我了解了一下敌情,那天吃过晚饭我来到了曾经的复旦大学,走进校园一片荒芜,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所拥有几千学生的大学校园。可是我依旧能在这里感受到青木哥的味道,似乎他上大学那会我也曾在他身边。
上一个和组织单线联系的人在一次行动中牺牲了,而我就是来代替他的。我在复旦大学附近租了一个民宅,自此这里就成为了我在上海的落脚点,我也是有私心的,因为在上海唯一和青木哥有关的就是这里,我想离他近一点。
此次来上海我的阳光下的身份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到上海后的第三天星期五我来到学校报到。走在校园里,一份少有的宁静,我想在这个被日本人占领了几年的城市里,也就只有学校还保存着那份安宁。
走进校长办公室,是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我和他打了招呼,他人非常亲切。我们聊到了家庭,我告诉他我有一个儿子,他也说到他有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
我很惊讶,看他的年纪孙子辈都应该有了,也许我的表情出卖了我的疑问。
他笑容可掬的说到:“我看上去很老喔,其实我只有58岁。”
“没有,没有,您看上去很有精神。”一阵笑声让我们之间的距离感消失了。
从接下来的聊天中得知他的儿子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现在去了美国深造。而在上海这个敌占区能够让一所学校安稳生存也不是一件易事,怪不得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了许多。我的授课内容是语文,他告诉我两天后的周一过来上班。我的心情很好,也算是在上海安定下来了。
离开学校,想着刚刚和校长的聊天,突然意识到复旦大学这个名词,他儿子也在复旦大学上过学,而时间恰好和青木哥吻合。心里一阵激动,尽管我知道这种联系对我找到青木哥并不起什么作用。
走在上海的街道上,有一种不同于内地的氛围,这里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特有的文化深深的吸引着我,而我清醒的知道自己不能沉迷这些,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去联络点之前我买了几份报纸,看着报纸上面一片大好形势,经验告诉我越是这样,上海的形势就会愈加的严峻。走在上海的街头,普通百姓的眼神里充满了畏惧,小心翼翼的走路。当我在青岛中路一家饭店出来时,刚好碰到警察抓走一名学生。不清楚什么原因,当我想应该和抗日有关。
在天要黑的时候我走进了联络站,是个书店,我坐在一个可以观察整个书店的位置上,我没有表明身份,随手拿了本《论语》翻看了起来。书店里的人络绎不绝,直到傍晚6点多,天渐渐黑下来,老板准备打烊的时候,他走到了我身边,问了我一句:“你好,论语好看吗?”
“好看,但是没有三国好看。”我俩对视了几秒钟,确认了彼此的关系,就接上头了。
他叫杨炳忠,是一个隐藏了很深的联络点,在上海很多联络点都被敌人摧毁的情况下,它保留了下来。为了避免怀疑,我在示意他已经把组织新的消息放到书里后,就和他告别离开了。
这次我告诉老杨的信息是,“原地待命,注意安全,等待任务”。离开书店,我来到黄埔江边,夜色很美,初夏的上海温度适宜,我一个人漫步着,享受着江风拂面,不知道此刻青木哥在做些什么,而我多么希望这黄埔江水可以带去我的思念。一条游船从远处经过,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一阵跳动,看着那游船从我眼前开过,上面人影攒动。
想起自己还没有吃过晚饭,就匆匆的赶回家了。煮了一些面吃过晚饭就坐在收音机前等待属于我的延安之声了。离开yanan之前,领导曾经和我说我这次来上海是有一个重要任务,任务内容会在yanan之声中通知我,这一晚我没有等到我的任务,洗洗就睡了。
在yanan的日子我养成了晨跑的习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和力量。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了复旦校园,晨跑半个小时后,回到家洗漱,做早饭,这是我来到上海后的第一个周末,安静充实。吃过早饭我决定再回到复旦校园,这个季节,各种花开的正盛,而我找个安静的长椅做了下来,拿出昨天在书店买的一本徐志摩诗集,细细的品味起来。上海真好,这些书在延安是想买都买不到的,而上海可以,它可以让我空虚的情感世界得到慰藉。
在读到那首《偶然》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读了出来,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