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渭南来人(1/2)
焦家从调料生意上,看到了韦仁实的前景。也乐于跟韦仁实合作,结下善缘。所以对于韦仁实提前预支红利的请求,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不仅如此,焦家的家主,焦海清的父亲,还将另外那间要价三千贯的小铺面一并买了下来,送给了韦仁实,说是作为韦仁实替焦海清治病的谢礼。
尽管韦仁实百般推脱,但还是耐不住焦家父子三人的执拗。
但韦仁实将这记在心里,日后有得是带焦家赚钱的机会,这份人情总能还上的——焦海清的父亲这么大手笔的对待自己,不就是存了日后让自己有什么好生意做了,记得带上他们家的心思。
洛阳城里的铺面买下来,还得装修。这少不得往洛阳城里跑几趟。若是那前面的铺面合适,便也用不着怎么折腾,略微翻新一下,拾掇的附和酒坊的氛围,也就是了。若不然,可得费些功夫。
那小铺子倒是容易拾掇,天气越来越热了,这冰得抓紧时间卖。不然过去这个时节,就不好卖了。
还有光卖冰是不成的,冰纵然可以大批量的卖给那些豪门大宅当中,但是做成各种冰饮当街售卖,也是一项不菲的收入。
做冰饮总不能让自己去做吧,这还得教出来一个人。
韦仁实也是苦于自己没有人手,去州府买又跟不上。不得不寻找那些自己家以前的老庄客,那里面还是有一部分老庄客信得过的。
所以韦仁实从福昌城回来先拐去了酒坊,找到了孙老汉,问道:“孙阿翁,您那侄子何时能来?”
孙老汉一听,连忙就过来道歉,说道:“少郎君恕罪,老小儿喊了他好几回,他也很愿意来跟着少郎君干。可捉驿用他用的顺手,死活不肯放人。那捉驿原待他也不错,碍于人情,他也不好强走,说是等过去一半天,好再去跟捉驿商量。”
捉驿说的就是驿馆的驿将,驿站自汉初“改邮为置”,即改人力步行递送为骑马快递,并规定“三十里一驿”。
为了扩大功能,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汉代还逐步将单一置骑传送公文军情的“驿”,改造成为兼有迎送过往官员和专使职能的机构。
到了开放的唐代,国际交流频繁,各国使节和官员公差往来大为增加,朝廷干脆改驿为驿馆,以突出其迎来送往的“馆舍”功能。
由于朝廷财政对馆驿支出安排费用有限,而驿馆的实际耗费巨大。为保证正常运转,唐代一般由政府指定当地富户主持馆驿,并任命其为捉驿,负责对驿丁的管理、馆舍的修缮、接待和通信工作及其月报的报送,并由主持馆驿的富户出资弥补驿站的亏损。
听起来对这些承包了驿馆的富户而言是亏本的,但实际上,头脑灵活的驿将则利用馆驿社会交往之便从事商业活动,不仅可达到“以商补亏”的目的,而且还十分有利可图。
别的不说,单一样就有可观的利润——因为馆驿就如同官道上的官方旅馆,里面吃住的可不止是过往的官员使节,还有往来的商贩路人,这些人可是吃住都是要花钱的。
更别提还有其他的许多从中获利的路子。
福昌到底距离洛阳这样的超级大都市近,连带着往来的人流也多,自然馆驿的生意就好。
想必一定是孙老汉的侄子用起来可靠,又有能力,所以捉驿才不愿意放人。
想到这里,韦仁实便笑道:“既然他不方便过来,那我就过去好了。正好暗中看看他平日里是个怎样的为人。”
“少郎君恕罪!”孙老汉连忙说道:“老汉跟少郎君一起。”
“不用,你只给我说说他长的什么样,我自去便是。”韦仁实说道:“若你跟着我过去,他一眼认出了你,便猜到了我,我就看不到他平常真正的样子了。”
“那驿馆里统共就三个跑堂的帮手,个子最高那个便是老小儿的侄子,名叫孙鹏。”孙老汉连忙又答道。
韦仁实点了点头,准备明日再去。此时已是下午,现下跑去,回来的就太晚了。
当下便往家里回去,准备将在洛阳城里盘下了铺面,连带着有了宅院的好消息告诉给家人。
天气愈发热了起来,走在路上,只想藏在树影当中不出来。
刀辕川里面倒是还没有孩童戏水,气温还没热到那般程度。
韦仁实拐脚走到河边,伸手摸了一把河中水流,洗了把脸,再加上正有一阵风来,便舒爽了许多。
于是拔下一根芽草,咬在口中,就在河边躺了下来。
韦仁实其实是个蛮散漫的人,似这般躺下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才是他最喜欢的状态。
可自从穿越到了大唐之后,对这个时代的迷茫,对自身未来的迷惑,连同对这句身躯所承担的责任,都催着赶着他往前跑。
几个月的时间,从家道中落,饭都吃不起的小破落户,到如衣食无忧,还在洛阳城有了自己的铺面。
韦仁实觉得,自己跑的挺快。
是不是得停下休息一下,等等灵魂啊——个屁!
本公子有幸能穿越一千两百年到这个时代,可不是为了等灵魂的啊!
韦仁实躺在河边,脑中一时繁华如花。
而身下青草如毯,身侧清风如徐,韦仁实的心情也不知不觉放松下来。
风不停,绿树荫,阳光晃眼,天蓝如洗。
正当韦仁实觉得满心的轻松惬意之时,身后突然出来了脚步声。那脚步声从路边走下来,到了韦仁实的身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