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花花(2/2)
一说,但楚逸之这种情况又有不同。这座莲台是他前两世修行《大悲咒》的成果,而且都是修行到极为高深处,才凝结出来的,自此融入灵台,轮回不灭,助后世修成正果。《大悲咒》本就是观世音菩萨成道的重要口诀,而由修行《大悲咒》结出的这座莲台,正是体现了妙法修行法门的: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累劫修
也就是说楚逸之是有佛缘的人,不仅需要前两世修行《大悲咒》皆有不俗成就,而且这种轮回不灭的佛果在下一世不知道何时觉醒。有可能几岁就能觉醒,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觉醒,全靠机缘。觉醒之后,同样是需要修行《大悲咒》,这座莲台才能产生作用,这也是楚逸之这一世修行之快的原因。而这种佛果,一世没有觉醒,便会彻底消失,从头再来。佛果的觉醒需要机缘,是缘也是劫,外人外力根本帮助不了,所以那个山精对于楚逸之来说,是劫也是缘。对山精而言,也是如此,若是在佛果觉醒之前能够窃取,便能够增加近百年修为。只是它万万没有想到,楚逸之从小在楚父身边,对于佛经耳濡目染,提前催化了佛果的觉醒,不仅觉醒的早,而且比起寻常佛果异常强大,可见楚逸之前两世的修行有多深。一旦觉醒,便就是楚逸之的机缘,窃取不了了。诸多苛刻的条件,才有一丝修成正果的可能,可想而知,修行之难,难于上青天。宿命累劫修,宿世累劫修!
在楚逸之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楚父便看出了楚逸之是身怀佛果之人,只是没想到这么巧,自己修行佛法,儿子也是一个有宿世佛缘之人。身怀佛果之人,传说中有的三世成菩萨,有的十世修成佛,有的百世成罗汉,全看个人机缘和修行。只是,楚父不管这么多,管他如何,楚逸之这一世,就是自己的儿子,这点是改变不了的。
从此以后,楚逸之就知道了自己识海之中还有一座莲台,在不懂事的时候,楚逸之都叫它‘花花’。而且从那次之后,楚逸之的脑海里,多了一篇经文《大悲咒》。从此以后,楚逸之诵读不辍,善根深种。
当《大悲咒》第一层修成的那一天,楚逸之终于在识海中看到了那朵久违的‘花花’,其实就是那座莲台。那时莲台还远没有现在这么明亮,仿佛一盏小小的油灯,随时都会熄灭一般,孤独地飘零在识海之中。当时楚逸之意识中很想说一句:“好久不见”,只是那是识海,并不能说出,那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似阔别重逢的老友。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南無、阿唎耶。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
菩提薩埵婆耶。
摩訶薩埵婆耶。
摩訶迦盧尼迦耶。
……
今时的莲台,早已非楚逸之九岁时看到的那样暗淡无光,随着修为增长,尤其是入道以来,这座莲台显得越发神圣,虽是识海之中,但光华外放之时似有梵音响起,周围虚空之中,也有梵文佛经流转。尤其是在楚逸之细心观察之时,更发现这座莲台多了些神韵灵性,不知修行到最高层,又会有怎样的恢弘气象。尤其是自业火焚烧后,莲台仿若涅槃而来,盘踞识海虚空,宁静时如皓月横空,催动大悲咒之时,更似骄阳璀璨。
楚逸之看着莲台的变化,很自然地将自身的变化与莲台的变化结合起来。自九岁救自己一命开始,自己的成长就和莲台分不开了,累世劫渡,万世同修。
经文念毕,楚逸之睁开眼睛,听着宿舍的鼾声,想起九岁的遭遇,不禁喃喃道了一声:“花花”。
识海深处,原本平静的莲台微微一颤,旋即恢复平静。只可惜楚逸之已将精神抽离灵台识海,并未察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