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明宣德炉(1/2)
第八十二章大明宣德炉
……
“王哥,我能上手看看嘛?”
古玩行的规矩刘东早就记在了心里,即便知道现在王海涛多半不会拒绝,他也没忘了问一下。
“呵呵,没问题,兄弟随便看!”王海涛无所谓道。
这些摆在这里的所谓古玩,基本上都有残损,或者不怎么值钱的物件。就算被刘东不小心弄坏了,王海涛也不心疼,反正值不了多少钱。
当然完整的,值钱的古玩黑虎帮也有,但那是他特意留出来准备送人的!当然不会在此刻拿出来给刘东看!
再得到允许后,刘东面露谨慎之色,从铁架第二层上拿起一件红色的瓷器。
在古玩的所有大小分类当中除了书画和玉器外,他最喜欢的就是瓷器了,不仅仅因为它华丽的外表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更因为在雕刻当中,许多玉器和木雕件模板都是传统的瓷器造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柴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和定窑,这些古代赫赫有名的名窑瓷器。
比如,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它在烧制的时候就是借鉴的这些古代名窑的标准器造型。
当然,刘东第一次上手,就拿起这个红色的瓶子,也是因为它是这座钢架上所有古玩中少有的几件没有破损的物件之一。
‘胭脂红轨道粉彩瓶’就是刘东手中这件瓷器的名字,他之所以知道,还多亏了李老的那本笔记的功劳。
而这件高约15厘米的撇口粉彩瓶,有着纤细的脖颈和漂亮的瓶身,在向外鼓起的瓶身两侧还描绘着‘喜鹊蹬枝’的图案,红花、绿叶,杆茎虬枝,再加上振翅欲飞的黑羽喜鹊,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非常生动。
而胭脂红色的瓶身上用单线刻画着流畅的缠枝莲纹,瓶口和底足的白釉,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但是依然光洁如新,抹上去光滑细致,没有丝毫揦手的感觉。
在古代除了官窑,民窑基本上烧不出这么精致的东西。
而且底足‘大清道光年制’的刻款,似乎也印证了刘东的判断。
“刘兄弟,这件瓷器怎么样?”王海涛道。
“好东西,应该是道光年官窑的精品!”刘东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手中的瓶子说道。
“呵呵,刘兄弟果然好眼光。不过,虽然它是官窑精品,可惜却不怎么值钱!要是康熙或者乾隆这几个朝代的就好了!”
“看来王哥对古玩鉴定也深有研究啊!”
刘东不禁讶异的看着这个泉城本地最大的黑帮头子,要是一般人还真不知道瓷器,特别是清朝瓷器里面的这些道道。
现在国内的瓷器收藏,特别是清代官窑瓷器,上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比后来的清朝其他朝代的官窑,在价格上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比如这件胭脂红轨道粉彩瓷,要是乾隆时期的官窑,就算是四五百万都有人抢着要,但要换成道光官窑,那它撑死也就是个十几万的价格。
这就是差距!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后来的嘉庆、道光时期的大清朝,无论是经济还是综合国力都开始走下坡路呢。
经济不行,自然不能像康熙、乾隆时期那么不惜工本,同时也就造成了瓷器烧制水平的下降,真正的瓷器精品也越来越少,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
“呵呵,刘兄弟过奖了!我这点东西也是道听途说,比不得刘兄弟这根正苗红的人懂行啊!”王海涛摆了摆手谦虚道。
刘东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有争论这个的功夫他还不如多看几件古玩呢。
把粉彩瓶拿在手中又观赏了一阵后,刘东眼中带着不舍,小心的把瓶子又重新放回原位。
“如果刘兄弟喜欢,我做主就把这个瓶子送给刘兄弟了!”
闻言,刘东虽然心里确实喜欢这件胭脂红的粉彩瓶,但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算了,无功不受禄,怎么说这件东西都超过十万,价格不算低,我不能白要,不过还要多谢王哥的慷慨!”
看着刘东脸上坚定的表情,王海涛也没有多劝,这件瓶子是昨天被人抵押在赌场,因为价值不算太高也就放在了这里。
当然,如果能够用这件瓶子继续巩固他跟刘东的关系,那王海涛还是非常愿意的。特别是经过今天下午的接触,他越发觉得眼前这个青年的不简单,虽然年轻,却丝毫没有年轻人常见的毛躁,反而像是在社会上厮混多年的老油条一样,稳重而又不失机智。
这样的人,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很快就能够崛起,而此刻刘东手中近5000万原始资金,已经足够保证他从事大部分行业,而对方以后的成功也几乎可以预见,所以提前结交这样的人物,对王海涛有益无害!
……
刘东在铁架上众多古玩中打量一遍后,伸手从第三层上拿起一个敞口、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口沿上置桥形耳,高越二十公分,外表呈褐色的铜炉。
倒翻过来一看,果然不出刘东所料,‘大明宣德年制’赫然在上,而且德中间少一横的经典宣德炉款出现在眼中。
宣德炉,一般是指大明宣德时期烧制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虽然历史已经不可考,再加上宣德三年的宣德炉没有标准器,但是在有关宣德炉的两种传说当中人们还是更信奉第二种,即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