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乡党(1/2)
但接着王巨便将话头转过来:“然后再说明一理,齐桓公如何用管仲的,唐太宗如何用魏征的,太宗如何用赵普相公的,蔡公仕于仁宗就得忠于仁宗,仕于陛下,就得忠于陛下,只要蔡公写出来,我保证官家就不会生气。”
“妙计啊,”赵顼说。
然后看着蔡旻,这是好计策,就看你父亲能不能放下面子,在皇上面前放下面子,难道还丑吗?
接着看着王巨:“若是你选择,你如何选择?”
“看,需要臣,臣就选择后面一条,不需要臣,臣就选择前面一条。”
“这个答案太圆滑。”
“不圆滑,抛开澶渊之功,在政治上寇莱公与吕夷简相公,谁有作为?”
“吕公。”
这个人因为范仲淹,可能在后面被世人丑化了,实际非然,刘娥死后,赵祯亲政,黄河立即改道,这不是决堤,而是改道,可想是何等的灾难,接着宝元元年,又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刚安稳一段时间,元昊入侵。
天灾兵祸,一桩桩到来。
如果不是吕夷简小心地维持着朝堂,那个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战争结束,君子们却找吕夷简麻烦了。实际若无吕夷简,范仲淹能上位么,就是那样,还是吕夷简推荐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的,这才发起了庆历改革。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范仲淹在前面改革,吕夷简在后面利用他的经验进行一些矫正,也许说不定就能来一个庆历中兴。然而蔡襄倒很好,将吕夷简往死里逼,生生逼到洛阳,彻底退出朝堂。
然后一切就乱了,连杜衍、章得象这些温和派元老都看不下去,加上朋党论,结党开始出现雏形,赵祯才立即叫停。但还好,吕夷简用手腕生生坚持了数年之久,若是他早就让范仲淹孔道辅逼下去,宋朝后果会更糟糕。
如果寇准也学习吕夷简的权谋之术,那么是否更有作为呢?
赵顼会意了:“为国家留恋权位……”
“得真正为国家,而不是打着为国家这个旗号。”王巨进行纠正,例如眼下的韩琦,难道是为国家?
“因此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士大夫说无为而治。兵家说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说易行难,实际真的很难做到。但即便是皇帝,同样也要牵就,也要能屈能伸,因此唐太宗对兄弟忍,对魏征忍,对颉利忍……”
以后的赵顼做事强硬,也不能说强硬不对,强成了金刚石那就强吧,可不是金刚石,只是一块石炭,那也要强,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可能是性格原因,但现在通过自己所听所看的,也有赵曙的原因,说赵祯软了。赵祯不软,若赵祯在,能乱成那样子?
所以王巨又趁机说了一通。
听到这里,赵顼很满足了,站起身告辞。
王巨连忙追出去,小声道:“殿下。”
赵顼微微一笑:“王巨,本王不知道这个章质夫是否真的文武双全,但此人大局观,比你差远了。”
“殿下,那是一个误会。”
“你这就不对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因为章质夫有将才,就将他错误也掩盖起来。前段时间,你还说了不能搞南北分争,不能让大臣结党,不能搞区域性排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能说今天章质夫没有乡党之嫌?”
王巨还能说什么呢?
“不要管那么多,还有几天就放榜了。”赵顼好不容易,能提点王巨一句。
关心则乱啊!
然后赵顼笑mī_mī地离开。
不管怎么说,王巨表现得体,有智谋,有大局观,推荐这个章质夫,也是想为国家贡献人才哪,是好心,是忠心。
章楶也追了出来,好奇地问:“这个小郎乃是什么人,好大的架子。”
“质夫兄,我今天让你坑苦了。”
“为何?”
王巨迟疑了一下,道:“我说他的身份,勿要泄露。”
“行。”
“他就是颍王殿下。”
“什么?”
“唉。”
“王小郎,你让你坑苦了,好不好?你为什么不早点说?”
“他的身份,我能随便说吗?而且我冲你挤眼色了,你怎么看不到?”
“我哪里想得起来。”
“本来我想将你引见给殿下,让你与他谈一谈军事……你却多管闲事,你我的身份,能管得了蔡公的事吗?”
是不错,赵顼对王巨印象更好了,可王巨也不需要了,那仅是锦上添花之功。他需要的是赵顼重视章楶,而且他这段时间与章楶处得不错,不仅是提前为国家提拨了一个人才,也说不定是为了以后,多一个助手。至于蔡襄的三个儿子,那是谁与谁啊?
“那个……殿下不会生气吧?”章楶弱弱地问。
“还那个,不仅你带了蔡家三郎,还请了那么多行首,”王巨心中郁闷死了。这还不要紧,章楶不知道,但王巨可知道,赵曙熬不了多久,不到两年,赵顼就会上位。这个机会就让你错过了。
“是,是,会不会生气?”
“你说呢?”
“这太凑巧了。”
“我们意思弄反了,我说不是你替蔡襄出面本身这件事,殿下不是小气的人,而是你在搞乡党!”
“这真冤枉。”
“你能说没乡党之嫌?”
章楶让王巨训得一点脾气也没了。
“这样吧,你写一篇详细的边策,改天我递给殿下。”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