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纵深防御(1/2)
“整个防御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建造,防御体系有两道重要的防线组成;第一条防线是位于宋夏边境二十到三十里的长城防线,整条防线东起大海西至黄河,然后在黄河西岸的重要地区修筑城关堡垒,整个长城防线每十里到三十里建造一座烽火台,每五十里到一百里建造一处军镇;
长城在一些重要的地区还要修建双城墙,在城墙上还要部署投石器、抛射器、床弩,整座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要修筑一个藏兵洞,另外在长城的后方五十里内还要配属相应的仓库,比如兵器、盔甲、粮草……
第二道防线是黄河防线,需要将黄河改道,不过在改道之前需要先清理河道,对河岸和河堤进行加固,另外还可以引黄河水深入平原地区,和平时期可以浇灌农田,一旦有战事,长城防线被突破,我们就可以掘开这些小河的河堤制造大量的人工沼泽,将北方骑兵陷在沼泽内……”
种师道对整个防御体系介绍的很详细,从各个地方兵力的配属,到每一条河道的走向和作用,再到每个区域的联防作战,前线军队的后勤供给;以及各个地区的建造方式,和所使用的材料。
“陛下,臣弟以为为了减小前线军队的耗费实际上在前线可以实行屯田的制度,将兵民合一,如此可以大大减轻朝廷的负担。”赵向赵顼建议道。
赵顼点了点头说道:“不是要分三部分建造嘛!你先跟朕说说怎么个分法?”
种师道说道:“禀陛下,这第一步第一道防线是建立烽火台和军镇,一旦有事可以预警,并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汴梁,第二道是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将黄河原有的河道进行疏通;第二步第一道防线是将各个烽火台、军镇之间修建长城将其连接在一起,第二道防线是引黄河水,并开始开挖沟渠灌溉农田;第三步,第一道防线是建立双城墙和后方的仓库,第二道防线是给各个沟渠注水……”
种师道大的计划就是从点到线,然后又再到面,当整个防御体系完成以后,大宋在中原动北部和西部会形成一个以汴梁为核心,以大运河和黄河中部为动脉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大宋可以通过水路,将南方的财富、军队远远不断的运往北部和西部防线;即使到时候长城防线被攻破,大量的沼泽和水道就会阻断骑兵的进攻速度,宋军只需稳固黄河防线,其余各城坚壁清野,就可以将来自北方的骑兵给拖入战争的泥潭只之中,拖得时间越长就对大宋越有利。
“陛下,除了陆地上的防御,我大宋还需要建立一支水师,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像夏辽两国这两次在沿海登陆的情况发生……”种师道继续说道。
“长城用什么材料建造?”赵顼继续问道。
“内部用夯土筑造,外面包有青砖,以此来加固城墙,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还要修两个城门,其实主要就是在平原地区,像太行山以西的地区,只要在一个关键的隘口建造几座关隘即可。”种师道继续说道。
“整个防御体系建成以后,你敢保证夏军的骑兵不会攻入中原吗?”赵顼两眼犀利的盯着种师道问道。
“微臣保证只要建成这个体系,配给微臣足够的兵力,微臣保证夏军的骑兵不可能从北方进入我大宋腹地。”种师道发誓道。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赵顼说道;“整个北方的防御体系又赵王主管,你负责具体的事实,先从第一步开始,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只能一步步的来。”
“臣弟(微臣)领旨……”
当天晚上宋神宗在崇政殿大宴群臣,整个场面看似热闹非凡,但是这也只是暴风雨来之前的热闹了,随着赵王赵领兵进京,整个汴梁暗流涌动,一些原本投靠在昌王麾下的官员已经准备转向了,有的已经开始向赵顼和赵表忠心了,权利的斗争就是这样,很多人选择跟着风向走,其实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在宴会结束后的第三天,赵顼前往福宁宫向高太后请安;赵顼对高太后说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是皇儿啊!快坐下吧!”高太后和蔼的说道。
“谢母后……”
“这么晚了到母后这里来有什么事情吗?”
“儿臣有一件事情向母后禀报。”
“皇儿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母后如今朝局动荡、内忧外患;而昌王却自成一系与朕分庭抗礼,已经将国家置于危难之间,儿臣请命革去昌王的所有官职,只保留王爵,不知母后意下如何?”赵顼恭敬的向高太后说道。
“非要如此吗?你们兄弟二人难道非要刀兵相见吗?”高太后质问道。
赵顼跪下哭着说道:“儿臣也是没有办法,在这样下去我大宋恐怕有亡国之危啊!”
高太后没有说话,直接回到了里屋,也就等于是默认了;赵顼想要的结果已经得到了,说实话如此出发赵颢已经算轻的了,没有杀了他将其贬为平民就已经不错了,还让其做个安乐王爷,每天好吃好喝好玩的供着。
福宁宫外,赵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在赵顼出来以后,赵向赵顼问道:“皇兄,母后答应了吗?”
“母后没有表态,只是不希望我们兄弟相残。”赵顼说道。
“臣弟这就出城点起兵马入城,围了昌王府,早下手为强。”
“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现如今整个汴梁都在赵颢的控制之中,你这个时候恐怕连城都出不去,闹不好还会让人给抓起来,这件事必须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