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家堡的收支(1/2)
秦良玉听祝大同回答的如此爽快,倒也有点意外。
“为何?你们读书不就是为了桃李天下,传播圣人之言么?”
祝大同思忖片刻,耿直地说道:“如今天下乱术横生,正是好儿郎配宝剑建功立业之时,再天天把圣人教化挂在嘴边,那实在是迂腐了点。当今世界,应该放开眼界,汲取各方优良学识,为我中华所用,方才是真正的圣人之言。”
听到祝大同的这番慷慨陈词,秦良玉很是满意,暗道这个童生读了这么多圣贤书,倒是没有读死书,把脑子读傻。
秦良玉脸上也更和善了一些,笑着问:“你平时都读什么书?”
祝大同微微躬腰:“学生除了圣人之书,还粗略读过《六韬》、《韩非》、《孙子》、《道德经》,所读颇杂。甚至学生偶尔还会看一下《三国志演义》这样的通俗读物。”
秦良玉有点了点头,问道:“终有一天,我想让秦家堡的百姓和士兵都能认字,都能看得懂书,你觉得这想法如何?”
祝大同回道:“若是百姓人人识字,就不会轻易受歹人所骗。官府登出的不高和条文,百姓也可以很快地知晓。百姓之中,有才之人多了,官府选拔管理时候选择也多。若是士兵通文识字,就能明白好歹,见识和反应都会剩过不识字的莽夫,进退有度,在战场上士气更高。”
秦良玉本打算纠正他一下,莽夫不一定差,不过想想又放弃了。
祝大同的话,基本符合她的预期,这个时代能有这样想法的读书人,真是稀缺物种。
肯定地点点头,秦良玉朗声说道:“你说的不错。我请你做幼儿班学文组十名教师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究教学内容,月钱三两,还管住宿和三餐。”
祝大同听到这话,激动得满脸通红,感觉真是如获新生,长久以来笼罩在头上的阴霾顿时一清而空。他颤抖着从椅子上站直了身子,拱手说道:“学生谢过东翁。”
这段时间,秦良玉的老花眼镜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能创造不少盈利了。秦良玉也打算盘点一下自己现在的收入和支出。
看看营收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扩大秦家军的规模。
如今玻璃作坊的玻璃酒具仍旧是秦良玉的现金牛产业,这个最赚钱,刨除人工和材料费,一个月可以盈利近一万两银子。其次赚钱的是火器和弹药制作,正好赶上打仗,这个订单也很多,抛去人工、机械维护和材料费,一个月盈利近五千两银子。剩下的养鸡和票号,合计能够盈利四千两上下。
最后就是新产业老花镜了,如今在秦家铺子已经开了分店,第一站选择在了石柱分社的旁边,也有出售老花镜。生意也还不错,忠州加石柱两地加起来,每个月可以售出一百副眼镜,可以为秦良玉带来五百多两的利润。
下一步,她要把老花镜卖到南京和江浙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房租收入,比如在秦家堡的市场里开设摊位,是需要缴纳一定管理费的,数额不多,不过蚊子肉也是肉。
算下来,秦良玉的产业每个月可以给她带来两万上下的利润。
还有秦家堡已经开始在周围新开垦旱田了,秦良玉投入了三千多两银子作为成本费用,之后扩大养殖规模,估计养鸡以后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
只是利润虽高,可是秦良玉的开支也并不低。
首先就是五百多名秦家军士兵。这些士兵都是有月钱的,还有他们的餐食费用,平均每个人每个月都要花费秦良玉四两银子左右。单单是这些士兵的固定开支,每个月就要花费两千两银子。
另外还有每个月的训练,比如打把花费的硝石火药,大概也要二百两银子。
还有军服军装,近战兵刃,火炮试射的费用,加起来也有个五百两左右。
秦家堡还雇佣了一些打杂的办事人员、新建学校的教师等等,月钱,伙食费也都是一笔开支,秦良玉算了算,又是四百多两银子。
还有一些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事项。
算下来,秦良玉每个月的开支大概是是四千多两银子,这么一来,她每个月净利润是一万六千两银子。
每个月都能净利如此数目,秦良玉这几个月就攒了不少家底儿,再加上攻打下桑木关,在叛军营地里缴获的那些银子,秦良玉有十万两银子的积蓄。
这笔财富可不算小,完全可以再继续扩大规模了。
实力为上,拿着这么多银子不花出去,早晚只会引起别人的惦记,引来祸事。
秦良玉决定重新放开秦家军士兵的招募,初步定额再招一千人,让秦家军的规模达到一千五百人。
除此之外,她还打算买一支船队,方便在长江上下游运送货物和原材料之便。
船队好买,秦良玉找秦府管家打听了一个有十一艘船的船队,因为老板迷上了赌博,要卖掉。
秦良玉当即花了七千多两,买下了这十一艘船只还有上面的船工。
也不让他们做任何改变,只是优先运送秦家的货物就行,顺便也给他们提高了两成的月钱。
换到了秦家堡主人麾下当伙计,月钱又提升了,这支船队的人无不欢欣雀跃,感慨自己运气真好。
招募一千名士兵,条件还是跟之前的一样,体检。
另外,秦良玉又花掉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招募了二百五十人的士兵作为‘警察’,作为城防力量和城内治安的维护。条件嘛跟其他士兵一样。
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