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第三章第四节 集结号(一)(1/2)
崇祯五年,正月,宣府镇。
宣府总兵杨国柱一身戎装策马旷野之上,麾下的两万大军正在向东快速行军,朝着居庸关前进。
此番杨国柱奉命率部参战,调动了麾下所有能够集结起来的精兵强将,麾下四名游击将军全部随行。毕竟,现在只要是明眼人就能够看出来,此番北伐已经是大明武人建立功勋的最后机会了,所以杨国柱下了血本,准备在朝鲜战场上斩将夺旗,给自己下半生的荣华富贵打下基础。
没过多久,杨国柱接到了夜不收送来的消息,就在大军侧翼发现了两支大军正在朝着居庸关前行。
杨国柱闻言连忙问道:“看清楚是谁的兵马了吗?”
“启禀总镇,是临洮总兵官曹文昭所部,以及陕西总督孙传庭所部。”
“哦?”
杨国柱笑着说道:“大曹将军怎么和孙白谷走到一起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到期限呢,他们也太着急了?”
其实大队兵马要从宣府镇赶到辽东镇江堡,一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由于镇国公刘云威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就已经将市舶司下辖的所有海船都集中在了天津,专门等着运送宣府镇将士。如此以来,宣府镇将士赶往辽东镇江堡所需的时间就缩短了一大半,一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
虽然如此,但是杨国柱看了看正在快速行军的麾下将士,依旧是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道:“看来各路人马都想要尽早赶到集结地点,都想着在即将展开的大战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以便博得战功!如此一来,本镇也绝不能落后!”
于是,杨国柱对身边的传令兵大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六天之内大军必须赶到天津城!二十天之内,大军必须要赶到镇江堡!”
命令一下,宣府镇的两万将士顷刻之间便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很快就将大军侧翼的曹文诏所部、孙传庭所部甩在了身后。
同时,杨国柱还派了夜不收向曹文诏、孙传庭送去了消息:“我宣府镇将士路途遥远,就先走一步了。待到国朝得胜之时,本镇再和诸位豪饮一场、不醉不归!”
由于孙传庭和曹文诏所部大军都是从西北而来,彼此之间顺路。
所以,此时孙传庭麾下的三万大军和曹文诏麾下的两万将士合兵一处,二人正在指挥大军朝着居庸关前进。
此时二人收到了宣府镇总兵杨国柱送来的消息,都是大笑一声,不以为意。
孙传庭笑着说道:“哈哈!这个杨总兵还真是个急性子啊,镇国公已经专门为其准备了海船,时间上完全来得及,竟然还如此心急火燎的。”
曹文诏也是笑了笑,说道:“这也难怪,毕竟早一点赶到集结地点,就能够早一些对大战的形势有所掌握。等到大战开打之时,对形势了解较多的将领,便可以占得优势,立下的战功也会多一些。孙督,咱们都知道,眼前的这一战可是最后一场大战了,机会难得啊!”
孙传庭笑了笑,而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低声说道:“我可是听说……哦!只是听说!我听说此战之后,
镇国公似乎有意出兵西域!”
“什么!”
曹文诏闻言顿时愣住了,显然被孙传庭的话吓到了,说道:“出兵西域打谁?现在哈密卫那边没听说有什么战事啊!”
“不是哈密卫那边,而是西域以西!”
说到这里,孙传庭的脸上露出了满满的崇拜之情,说道:“我听说,镇国公要率领我大明的儿郎一举打到北海去!要一支杀到恒罗斯!”
“北海!恒罗斯!”
曹文诏听完顿时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北海是哪里?苏武牧羊之地!恒罗斯是哪里?大唐折戟之处!
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那镇国公就是要立下滔天的功勋,让大明武人的功业直逼卫、霍!
此时,曹文诏的侄子,在军中任参将的曹变蛟策马赶来,也听到了曹文诏和孙传庭的对话,大声说道:“镇国公真乃大明军神!此战我辈当死战随之!”
孙传庭和曹文诏闻言都是大笑一场,而后一同下令,命令大军将士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平谷县集结。
曹变蛟更是策马冲到了大军将士的身边,大声吼道:“儿郎们!前进!前进!不要被宣府镇的将士甩在后面,冲啊!”
大军将士瞬间士气大振,朝着居庸关的方向快速前进。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河南开封府,黄河南岸孙家渡口。
湖广巡抚卢象升披挂策马驻于山冈之上,正在俯视着整个孙家渡口,观看着麾下三万大军乘船渡河。
卢象升本是文臣,面白长须,一副儒臣的样子。但卢象升却不同于一般的文臣只会武全才、武艺非凡,此前李自成、张献忠所部流贼大军肆虐的时候,卢象升时常率军四处征讨勇猛异常,立下了不少的战功。
此时,卢象升骑在战马上,右手单手握着一把看上去十分沉重的长柄大刀,这把厚重的大刀至少有三、四十斤重,通体用精铁打造,但是在卢象升的手中却好像只是一杆木棍一般举重若轻,丝毫看不出吃力的样子。
卢象升目不转睛的看着远处正在渡河的将士,头也不回的对身后的一员参将问道:“大军将士全部渡河完毕还需要多长时间?”
那员参将略微想了一下,便说道:“启禀大人,至少还需要两天的时间。附近的船只太少了,我军只搜集到了两百余艘大小船只,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