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撞击土星(2/2)
,没个正形,不过也无所谓。他双腿盘膝,双手放于腿上,手掌半握,掌心容蛋,拇指与食中二指虚碰,状似拈花;
双目微合,眉眼舒张,目观鼻尖,鼻掩下唇,二唇微张;
耳垂于肩,肩颈悬弛,扩胸收腹,下盘如跌浮云;
“坐”好了姿势之后,慢慢进入观想。
同样是观想,但所处的环境位置不同,观想的角度也不一样。
他是从距离千万公里之外,观想那颗遥远的蓝色星球上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和与别人有关的事情。
在那颗星球上,由于种种巧妙的偶然性,40亿年前诞生了生命,因此它是一颗特殊的星球,莫丁现在从远距离观察这颗星球诞生生命这个偶发性*事件,也是在观察宇宙中出现生命这种极其普通但又不可思议的这样一种现象。
“生命,是自然生成的吗?”
“生命是必然延续的吗?”
“生命是宇宙的必要部分吗?”
“什么是生命?”
“机器人是不是生命?”
“如果生命与物质完全结合在一起,宇宙究竟是生命的还是物质的?比如创世主!”
这些都是自然发生的观想问题,就如同一个外来的意识,在观察地球生命时,必然产生的疑惑。
生命是自然生成的?
17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将一双臭袜子和一对抹布放在一个角落里,就会自然的诞生出小老鼠来,所以,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产生的,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
与此相类似的,现代生物化学理论也认为,在早期地球上无机物在雷电、温度、压力等自然条件之下,诞生了有机物,然后在有些地区这些有机物碰巧被集中起来,浓度变高,然后便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有机物,比如氨基酸等,氨基酸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由此,地球上便具备了诞生有蛋白结构的简单生命体,于是,生命便诞生了,经过40亿年变化,发展到今天的人类等智慧生命。
所以,生命是物质的,在物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必然会诞生生命。
所以,人类的科学家们在不遗余力的以生命诞生的条件为标准,在全宇宙寻找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诞生生命的可能性,也就是在寻找那些有臭袜子和抹布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必然有小老鼠会出生。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他与物质的区别在哪里?生命是物质的另一种活动形式吗?
这个问题,不是科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他属于哲学的范畴,也属于莫丁观想的范围。
从出生,到死亡,生命源于物质,也归于物质,这是一个循环,生命的活动,其实是物质的另一种活动形式。
从身体,到肌体组织,再到细胞,到蛋白质,到氨基酸,到有机物,到各种结构的化合物,再到各类元素的分子作用力,生命的一切,都与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同,所以,生命也是物质。
从文字,到信息,再到存储信息的记忆电磁信号,再到语言、文化、思想、思维、信仰,一切所谓虚拟的东西,都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都是基于宇宙中几大基本作用力的结果,所以,生命是物质的衍化,其本质仍然是物质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假如生命不是物质自然诞生的呢?
是否需要物质之外的其他条件,如果缺乏这种条件,物质便不能自身产生生命呢?
这个条件又是什么呢?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即使这种条件是我们目前的科技尚未发现的某种场或其他作用力,但仍然逃脱不出物质的范畴。
除非,组成宇宙的组分还另有东西。
对!那就是生命的意识。
物质有多种形式,实物质,虚物质,暗物质,反物质等等,但他们都取代不了生命的意识。
意识是什么?他是超脱于所有自然作用力范畴之外的一种倾向性。自然作用力按照自然法则相互作用,相互演化,相互联系,相互运行,但其本身绝对不可能产生这种特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生命的扩张。
生命需要生存,生命需要延续,生命需要排他性,生命需要壮大自己,所有的这些特性,是自然之物所不具备的特性,是自然法则无法包含的内容。
如果说自然法则是一台高度自动化运转的机器,那么生命的意识,就是企图改变这台机器运转程序的一种企图。正是这种企图,赋予了生命与物质不同的特性。
飞船已经离开莫丁很远,视线范围内已经看不见它的踪迹,但莫丁依然“坐”在那里,他思维的视线已经超出了那颗蓝色的星球,仿佛可以将整个宇宙都包容在内。
忽然,在他的身上,微不可察的出现了一道闪电,时间是如此之短,以至于莫丁的神识都没有察觉到这道闪电的出现。
闪电过后,一道无形的“膜”笼罩在他身体的周围,仿佛与他的身体合为一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