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开城(二十一)(1/2)
挑拨离间进行到一半卡壳了,无疾而终。
护国公世子握着长枪和董承琅杀了百八十回合。
这一仗,打了一天一夜。
没输没赢,将士们兵困马乏暂时退兵。
这座城池是入京外的易守难攻,守城大将骁勇善战,占据优势,施大将军他们也束手无策。
断断续续攻城攻了大半个月也没能把城池夺下来,实在是煞士气。
军营里,施大将军和诸位将军还有赵相一起商量攻城之策。
施大将军再一次提到了谢景宸。
能想出用铁匣子装丹书铁劵,逼护国公劈开铁匣子这样的妙绝,聪明才智绝非一般。
若是他在,没准儿有攻城良策。
赵相心里苦啊。
他能不知道大齐镇北王世子聪慧吗?
若是能请他来帮诩儿,何愁大事不成?
可这是办不到的事啊。
人家能帮诩儿这么多,已经是难得了。
做人不能不知足。
施大将军催见谢景宸的时候越来越多了,赵相都快招架不住了,他只能撒谎道,“我派他去做卧底了,好不容易才混进去,不能功亏一篑。”
“这么多将军在呢,一定能商议出退敌良策。”
赵相一脸我也想啊,可另外一件事同样重要的神情,施大将军也不好刨根揪底,只是偶尔想起来了就刨两下,惹的赵相不安。
只是计策都想尽了,可就是攻城无望。
施大将军想到了大齐的连弩车,如果有连弩车,倒是有几分希望。
但赵诩和大齐的关系再好,人家也不可能把连弩车借给他。
这一天,正是一筹莫展之际,军营前来了位不速之客。
敬王带着护卫到了军营前。
军营守卫不认识敬王,将他拦在门外,敬王也不生气,“去禀告赵相,就说故人来访。”
官兵匆匆去禀告赵相。
赵相正和施大将军他们商议军情,闻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赵相故人不少,可会来军营的他还真猜不到。
赵相出了军中大帐,老远就看到敬王骑在马背上。
看到敬王的一瞬间,赵相眼底蹦出惊喜来。
他真的没想到敬王会从大齐赶来。
敬王来了。
破城有望了啊。
赵相三步并两步走到敬王身边,见礼道,“不知是敬王驾到,有失远迎。”
敬王连忙从马背上下来,将赵相扶起道,“赵相太见外了,若非赵家相助,我这会儿只怕早没命了。”
敬王这话说的略夸张了些,但也属实。
当初九陵长公主和福清郡主能逃离敬王府,安然到大齐境内,多亏了赵诩一路相送。
九陵长公主不在大齐,敬王就没法借口接回九陵长公主离开京都。
这一年来,虽然在大齐没什么朋友,日子过的乏味了些,却也比留在南梁要安全的多。
皇上对谁都猜疑,他娶了九陵长公主,大齐皇帝的胞妹,就更是被忌惮猜疑的对象,皇上怕他和大齐里通外合……
敬王府里不知道多少人是皇上的耳目,若非如此,九陵长公主也不至于为了生下福清郡主在密道里待了几个月。
敬王已经过够了这样的日子,有时候想想身在帝王家还真未必有寻常人家幸福。
勾心斗角,皇权倾轧带来的痛苦远比权势带来的幸福要多。
太子比皇上的猜忌心有过之无不及。
身为皇室一员,看着别人推翻朝廷,敬王又怎么能一点触动都没有?
但事到如今,他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对于敬王的到来,赵相是诧异的,更是感激。
既然来找他们,必然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如今赵家和朝廷打成这样,敬王不可能是来做说客的。
敬王在南梁就是个闲散王爷,可赵相知道敬王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把他们难住的渭城守将就是敬王的人。
赵相知道这事也是偶然,敬王对渭城守将刘将军有救命之恩,只是渭城守将手握兵权,若是被南梁皇上知道他是敬王的人,失去兵权都算好了,只怕会性命不保。
渭城守将不敢进京,只守渭城。
由敬王劝降渭城守将,若是能成功,那这仗就不用打了。
过了渭城,就可以直取京师了。
赵相求敬王相助,敬王道,“我此番前来就是为这事。”
“渭城易守难攻,若要硬攻下来,必定损失惨重,倒是我来晚了。”
“不晚,不晚,”赵相笑道。
敬王在军营住下,赵相也没有催他去劝降渭城守将。
第二天,敬王就和施大将军商议攻城的事了。
敬王没法去劝降,只要他进城,南梁太子绝对不会放他回来。
但敬王对自己的人有信心,只要他出现在城门前,刘将军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三天,大军吃饱喝足后就出发继续攻城了。
敬王就站在施大将军身侧,借着施大将军的望远镜,敬王能把城墙上的人看的一清二楚。
但城墙上的人未必能看的清楚他。
敬王骑马上前。
箭如雨下,敬王挥剑打落。
那熟悉的面容看的刘将军愣住,当即让人吹号角,让弓箭手停下。
所有将士都懵了,不知道刘将军怎么不继续打了。
刘将军挥手道,“开城门!”
一声令下,把所有人都震懵了。
刘将军在渭城带了十五年,从一个小将一步步爬到将军的位置上,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