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搭档(1/2)
安西大都护府,以及天宝初所设的四镇节度使衙署,都在内城的中心位置,位于整个城区的中轴线上,坐西朝东,正对着长安城的方向。
取代天牧民、封疆万里之意。
唐制,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
此时的大都护府上空,就飘扬着六面赤的大旗,每一面都是由宫里的绣女,用上好的贡绸制成,方面牙边,烈烈生风。
从洞开的府门进去,左武卫大将军、安西副都护程千里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节堂之下的老人,须发皆白、削瘦的面颊上现出异常的红,只有一双眼睛,依然透着猛虎般的威势。
安西、北庭万里之地的主人,竟然在此亲迎!
“王公,老中丞。”程千里大步上前,想要扶持一把,却被老人用眼神制止住了。
“事情有结果了?”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令他担忧不已,却不敢造次,规规矩矩地后退几步,从随从的手上接过一卷文书,双手呈上。
“属下奉中丞敕令,持节出使大食,前后数月,终是不辱使命,今和议已成,特此奉上约书,请中丞亲视。”
在听到不辱使命四个字之后,王正见松了一口气,脚下一阵虚浮,他摆摆手,让属吏接过文书,随手翻了翻,上面汉文、大食文字各占一半,印鉴、签押一个不缺,这才面露喜。
“好好,进去说。”
一边说,一边带着他,转身进了节堂,才站了不过一刻,已经快要支持不住了。。
坐在象征四镇最高权力的大堂,程千里莫名地有些拘谨,哪怕此时堂上只剩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属下是正月十七抵达飒秣建的,与那里的官长齐雅德初步接触之后,他对属下一行的到来未作刁难,某就感觉事情可能会成,在他的引见下,属下跟着去到了木鹿,此城据飒秣建,西去三百里,是大食人位于呼罗珊的总督府,与他们的主官达成了这份和约。”在后者的注视下,他将此行的过程一一说出,因为顾及老人的身体,只是略述一遍。
“这个齐雅德,是否就是去岁致高开府所败的那人?”王正见静静地听完他的讲述,开口问道。
“正是。”程千里点点头。
“此人观感如何?”
“身量还不如属下高,看着不似勇武之辈,应当是个智将吧。”
听到回答,王正见就知道这家伙没有理会自己的用意,不过他也没有苛责,而是继续自己的疑问。
“此议,你以为,做得数否?”
“这”程千里心里一惊,顿时明白过来,他仔细地回想了一下,谨慎地开口。
“以属下看来,大食人应当意在巩固,至少目前没有进犯之意,此议当有八成可信。”
八成?王正见有些意外,以目示对方,想要知道,他会说出一个什么道道来。
“属下非是妄测,大食人止步于河中之地,就连昭武诸国都不曾留难,显是力有未逮。据吾观之,大食在飒秣建驻兵不过万余,属下让人打探过了,他们对于河中各城,并没有催发之意。若是真有大举,兵力可以隐藏,意图可以隐藏,征用民夫、调集粮秣,这等明面上的功夫,怎么也不可能做得滴水不漏吧。”
的确是这个理,王正见赞许地点点头:“这个结果,遣你出使之前,老夫就料到了,若是他们有意,最好的机会就是去岁九月里,老夫刚刚接掌安西之时。”
对此,程千里也是佩服不已,要知道,那时候,安西各镇可是人心惶惶,都以为大食人会趁势进军,一举端掉大唐五十多年的统治。
主帅高仙芝意志消沉,连带着整个四镇都没了生气,只有这个老人,接到诏命,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驻地,同时带来了近一半的北庭戍兵,并马上以此为基础,重新组建安西防御体系,这才一举稳定了府内形势。
“其实此行,还另有所获。”
程千里的话让王正见有些意外,这倒是无心栽柳了。
小勃律,也就是大唐的归仁军,驻军大营的一个角落里,飘出了一股带着烟火味道的肉香。
刘稷提着一条处理过的羊腿,用短刀一点一点地剔去毛皮,然后穿在一根削尖的硬木棍子上,棍子的另一头,做成了一个之字形的摇把,有点像是后世农村水井上用的那种。
火堆已经生好,将羊腿连同棍子架在两个木杈上,调整好合适的高度,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旋转烧烤装置,他匀速地转动木棍,另一只手,抓起一把碾过的粗盐,慢慢地撒上去,很快那种炙烧的香味就飘散出来。
看似专心致志的同时,耳中不时听到的声音,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今日军议怎么说的,打还是不打?”
“王老儿情形堪忧,怕是撑不了多久,打不打的,由不得咱们,封司马遣了人回府,怕是人还没到,那边已经把讣告发来了。”
接话的是一个身材极高的大汉,目测至少也有一米八五,和段秀实一样都坐在胡凳上,样子有点像后世的小板凳,不过他足足高了后者大半个头。
“慎言,一府中丞,两镇节度,老儿老儿,也是你能叫的?”段秀实打了他一下,压低了声音:“你个牯蛮子,嘴上能不能有个忌讳,叫人听到,又是一桩错处,你是嫌这镇守使当得太过容易么?”
“都是自己人,怕甚。”
大汉嘿嘿咧嘴一笑,目光有意无意地在刘稷身上扫过,继续说下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