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争议(1/2)
周彦闻听不禁脸色微微一变,她没想到居然连曹妃茵都能说出这种话,如果倒退一两个月周彦非把她军法从事不可,但事到如今她明白军中多数人其实都是这种想法,曹妃茵处事一向冷静,那这么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想到这里周彦不禁问道:“此话怎讲?”
曹妃茵一看周彦没有立刻喝止自己,胆子不禁壮了一些,当即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如今大势已去,朝廷断不能复兴,方今天下群雄以楚公声势最强,也最仁厚,我等若是归降,必获重用,否则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忧,方今若说保家安身这无疑是上上之策。”
周彦闻听咬了咬嘴唇,眼神是游移不定,可以说那是她生平对于朝廷忠诚最为动摇的一刻,对于个人的安危她倒并不是特别在意,可手下还有那么多将士,她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去送死,一时间感性与理性,忠诚与前途种种念头在其心中反复交织,然而周彦毕竟是贵族出身,许多想法在其内心是根深蒂固,所以尽管一度动摇过,最终周彦还是恪守了自己的底线。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受朝廷厚恩,执掌兵权,如今一遇困境便即投敌,良心何安?更无颜见天下苍生啊,你方才那番话我就当没听见,今后休要再提。”
曹妃茵一看周彦说话时的眼神就知道对方决心已定,当即只得长叹一声,不再提起此事。
此时只听周彦接着问道:“那除此之外你可还有什么别的计策?”
曹妃茵微一沉吟道:“还有下中两策。”
“先说中策。”
“放弃登州,聚全军于洛安,一力固守,另派人联络赵军以及其他各路诸侯围攻楚军,或许尚有一线生机,此为中策。”
“那下策呢?”
“死守登州,坐以待毙,此为下策。”
周彦闻听不禁微一犹豫,其实她也明白这两条计策相比之下也没有多大差别,都改变如今的大局,但正如曹妃茵所言回师洛安或许朝廷还能有一线生机,权衡再三周彦终于下定了决心。
“也罢,就用中策!”
曹妃茵闻听眉头不禁微微一皱,似乎想说些什么,可再三权衡还是放弃了,最后只得领命告退,就这样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联军恰恰开城,从登州北门撤出,为了故布疑阵,扰乱楚军的判断,周彦还特意弄了些稻草人伪装成军兵的样子站在城头,又将武器绑在毛驴身上让它们在城墙上游走,造成一种联军还在巡逻的假象,应该说周彦布局还算高明,可惜楚军在大陵的时候刘维曾经用过同样的计策,故此楚军这回无疑是长了些心眼,很快就看破了联军的计策,是在后追击。
双方这一路是再次且战且走,或许是为了活命,或许是出于军人最后仅存的一点尊严,联军这回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尽管是在撤退,尽管明知道大局已定,可他们还是给楚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就这样联军主力顺利撤退到了洛川,渡过这里就属于洛安的势力范围,事先周彦早已命人收集了沿河的所有船只,甚至连块能放下一个人的木板都没放过,可即便如此这临时拼凑起来的运力还是无法承担把所有联军都渡过河的任务,于是悲惨的一幕发生了,联军们争先恐后的上船,是你拥我挤,不少人甚至都被推下了水,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死死抓住船舷不肯松手,结果导致无法开船。
“大帅,楚军追来了,该怎么办?”眼看岸上沙尘滚滚,有人不得不向周彦请示道,此时有一道难题摆在了周彦面前,是尽可能救更多的人,还是为了多数人牺牲少数人,由于时间紧迫,这次周彦并没有考虑太久,最终只能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
“通知各舰立刻开船!”
“那些没上船的弟兄们呢?”
“我说了立刻开船,至于该怎么做还用我教你们吗?”周彦厉声说道,她是贵族出身,待人一向谦逊有礼,就连曹妃茵等人也是第一次看她发这么大的火,有时都有些吃惊,不过很快他们就明白了周彦的意思,多少也能体会其内心此时的痛苦。
很快岸边的船只陆续开动,而那些没来得及上船的人大多被抛弃在了岸上,而这还不是整件事中最令人发指的部分,真正可怜的是那些抓住船舷的人,为了加快船速船上的人对这些人的手是用力击打,逼迫他们放手,到最后甚至直接刀剑相向,一时间船中到处可见被砍断的手指,这一幕也成了日后人们在评论周彦时最为争议的一点,许多人觉得在当时那种局面下周彦这种行为也是无奈之举,情有可原,可还是有不少人指责周彦心狠手辣,冷酷无情,这种争论直到周彦去世许多年后都在持续,而如果把这些人换到周彦当时那样的处境,他们又会何去何从呢?
无论如何由于周彦的这个决定最终避免了联军主力被歼灭的命运,当楚军赶到岸边的时候看到的只是那些上不了船的可怜人以及已经抵达对岸的船队,即便是林坚这回也只有望河兴叹了,最终当联军主力都抵达对岸之后周彦又下令烧毁了所有的船只,虽然她也明白这对楚军的阻挠很有限,可事到如今难怕多拖延一刻都是好的,望着熊熊燃烧的船只,望着对岸的楚军,周彦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忽然她发现了对岸的林坚,两人打了这么久的交道,彼此是早已熟识,故此即便隔了那么远,她也能一眼认出对方,而此时林坚也注意到了她,俩人对视了一会儿,忽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