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节 世界大战 1(3/5)
的贪婪,因此制定的战略目标非常多,既要吞并乌克兰,又要吞并高加索,还要攻占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等,几百万德军看似非常庞大,但分散在苏联辽阔的领土上还是捉襟见肘,使得德军犯下了分兵多处的兵家大忌,使得最终进攻莫斯科的力量严重不足,继而功败垂成。眼下,因为蒋纬国的干涉,德国统帅部大幅度地修改了作战目标,在战争前期,德军的战略目标就2个,一是攻占或包围列宁格勒,彻底地封锁住苏联的对外通道,二是拿下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地带,获得德国和整个联盟国此时最紧缺的石油,同时也大大地削弱掉苏联的工业实力,毕竟巴库地区的石油产量占此时苏联全国石油总产量的65至71.5,这个资源宝地被德军抢走,德国在苏联战争期间就不愁石油用了,苏联则会陷入石油短缺中,导致其强大的工业无法开动。战略目标的大大减少,使得德军的作战任务也大大的减少,不会再犯下分兵多处的兵家大忌。全国被封锁,失去三分之二的石油,苏联即便还能坚持下去,也必然会日薄西山、穷途末日。另外,苏联为了防备德国的攻击,在1939年开始把东欧的重工业设施迁移向乌拉尔山以东,历史上迁移了足足两年半,此时则只迁移了一年多,毋庸置疑,因为提前开战,苏联大量的重工业设施因为时间仓促而来不及转移到后方,从而会处于德军轰炸机并且是战略轰炸机的航程内,这会极大地削弱了苏联在开战后的工业生产力。实力方面:这一点比较难以下结论,因为德国和苏联的战争实力都受到蒋纬国“蝴蝶效应”的影响。首先,战争时间提前了,原先历史上的苏德战争爆发于1941年6月22日,但眼下却爆发于1940年5月1日,提前了近一年零两个月。这种提前,对德苏两国都产生很大影响。众所周知,发生在1934年底至1938年底的“大清洗运动”让苏联的国力、苏军的军力等各方面都遭到了极度严重的打击,显然,随着时间推移,苏联就会慢慢地恢复元气,时间越拖延,苏联就恢复得越好,毋庸置疑,眼下德苏战争比原先历史上的苏德战争提前了一年两个月,苏联的恢复情况显然大不如原先历史上,这是对苏联极不利、对德国极有利的。另外,爆发在德苏战争前的远东战争是否警醒了苏联高层呢?毕竟苏军战斗力之低劣和苏军内部的各种弊端隐患在此战期间暴露得一览无遗,沦落得连中日军队都能“欺负”苏联军队。蒋纬国反复思索,否定了这个结论。因为原先历史上,苏德战争前曾爆发了苏芬战争,苏联高层肯定亡羊补牢了,但也没看到多大的效果,眼下,德苏战争前曾爆发了远东战争,苏联高层肯定同样亡羊补牢了,但效果肯定不是立竿见影的,不可能苏军一下子就变得脱胎换骨,毕竟时间太紧,所以,苏军此时的战斗力仍然是很差的。人数虽多,但都是土鸡瓦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先历史上存在着一个“大雷雨计划”,据说是苏德战争前苏联准备对德国先发制人,结果被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抢先了。但眼下可以肯定,在远东战争中被中日联军打得一败涂地的苏军高层肯定没有胆气对德国先下手为强,德苏也没有瓜分波兰,苏联不具备对德国先发制人的条件。
其次,从表面上的实力看,苏军此时约400万兵力,并且新建部队在源源不断增加(原先历史上苏联累计共组织了约3000万武装人员参加苏德战争,不只是正规军,还有更多的民兵),其中,约100万在北亚和中亚防备中日,约300万在东欧防备德国,而攻打苏联的德军约250万,没有苏军多,德军的飞机、坦克、火炮也不如苏军,有的甚至不如苏军一半,但这一点倒没有太大问题,德军的质量大大地超过苏军。不过,德国一方面并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地对付苏联,还有中日盟友配合德国对苏联进行前后夹击,情况跟原先历史上正好倒过来,原本,德国独力对付苏联,还要防备美英,日本不但没帮德国,还招惹了美国,此时德国的胜算自然大大增加,军事意义无穷。但是,因为时间提前了,德国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原先历史上,德国打苏联前已经占领大片别国领土,获得大量资源(比如挪威的铁矿),但现在则没有,这导致德国的战略物资储备有些不足,必须在苏联战争期间实现“以战养战”,另外,德军也存在问题,原先历史上德军与苏军交战前已经打遍了北欧、西欧、南欧、北非,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但现在则没有,德军缺乏实战经验(客观上讲,德军里的中高层军官以及很多普通士兵都参加过一战,具有一战时期的实战经验),以闪击战举例,苏联会在波兰、法国之前,第一个尝到真正的大规模的闪击战的滋味,苏联会被打得比原先历史上更措手不及,历史上,德国闪击波兰、闪击法国给了苏联极大震撼,苏联当局才因此而重新重视已经被处决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大纵深”战略理论,此时苏联并不知道闪电战的优势和威力,自然而然,“大纵深”战略防线无从谈起。不过,德军还没有在实战中真正地使用过闪击战,还没有拿波兰、法国“练手”,闪击战的首战一上来就打苏联,显然对德军而言有些仓促了。因为时间提前,德军的准备也有些不如原先历史上,兵员、飞机、坦克、火炮数量都打了折。
不仅如此,德军攻击苏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